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徐自伟 何飞 周星邑
玉门油田分公司 甘肃 庆阳 735000
0 引言
化学分析中往往须使用多种化学试剂,涉及种类多,性质复杂,存在较高风险。目前国内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还没有统一标准,部分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仍然薄弱,其根源就在于实验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化学品的危害特性认识不足,低估了实验室安全风险。因此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强化过程监管,抓严、抓细、抓实化学品管理,切实提高实验室运管水平。
1 危化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将危险化学品定义为: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 危化品分类及特性
根据GB 13690-2015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我国危险化学品共分八个体系:分别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毒品;放射性物质;腐蚀品。
3 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不少企业狠抓实验室硬件和软件设施提档升级,此举可从源头消除和控制部分安全风险,但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实验室管理较为粗放,主要由以下三点原因造成。
一是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安全依然处于严格监管的当下,上级部门频繁对安全做出新要求,但部分人员任然对危化品日常管理、操作使用、应急演练等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小题大做,久而久之就会对问题产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心理。
二是安全培训走形式。实验室培训一般包括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其中安全培训往往容易被忽视。目前,多数实验室培训都以技能培训为主,安全培训为辅,缺乏实验室危化品、应急技能、消防安全等知识培训,缺少实验室事故案例学习,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同时,培训形式单一,员工从培训中获取不到新知识、新技能,致使培训只见形式,不见效果。
三是制度和流程执行存偏差。很多单位都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但有些流程程序多,工作量大,导致在执行时容易跨越制度和流程,最终使制度和流程成了摆设。另外,企业制定的一些制度和流程仅仅是为了检查,与实验室日常工作实际脱节,欠缺可操作性。
4 实验室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4.1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改进
4.1.1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各单位要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规定。根据管理需求编制工作职责,细化安全环保职责,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中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结果和考核标准。制订采购、验收、存储、领用、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管理要求等。对于剧毒化学品,严格“五双”管理,做到准确计量、严格登记。
4.1.2 人员经过培训且合格
上岗前需进行专门的危化品知识及应急处置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岗位人员具备的一般技能应包括:1)具备一定的危化品鉴别能力;2)掌握危化品的特性及操作规程;3)熟悉危化品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实验室还应配备具备一定危化品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兼)职安全员。
4.1.3 建立危化品登记台帐
实验室应建立由专人负责的危化品管理台账,规范领用程序,严格领用登记,实施动态更新,确保账物一致。药品药剂购进后,规范验收和登记,药品药剂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消耗量和库存量,定期盘库,做到先进先用,防止药品过期造成损失。实验室应建立危化品反应矩阵及危化品储存禁忌表,规范储存。
4.1.4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及警示标识
化学品暂存库房或实验室,应根据存放或使用药剂(品)危险特性,在显著位置放置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实验室内设置喷淋装置,实验台附近设置紧急洗眼器。同时还应根据储存或使用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配置灭火救援装备,如灭火器、灭火毯等,同时还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
实验室应设置告知危险特性的警示标识、消防安全标识,并确保标识清晰、准确和完整。
4.2 危化品日常管理改进建议
4.2.1 危化品采购与入库验收
危化品的验收至少两人参与。主要对到货试剂种类、数量、包装、生产日期等信息进行核对,检查包装物外观、数量。验收合格的化学品应做好入库登记,并根据性质分类、分库贮存,理化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化品,不得混合贮存。验收不合格严禁入库。
4.2.2 危化品储存
危化品贮(暂)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腐蚀性化学品应存放在耐腐蚀的储存柜或容器中,爆炸性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应单独存放在专用储存柜中,其他危化品应储存在专用的通风型储存柜内。
待贮存的危化品入库前应仔细检查包装,不得有泄漏和损坏,摆放要整齐、牢固。
4.2.3 危化品领用
指定专人并根据实际最低使用量发放危化品。剧毒品、爆炸性化学品的领取,应由两人以当日实验用量领取,如有剩余应当日退回。领取时应填写领用记录,按品种、规格记录好发放、退回日期、经手人、领用(结余)数量和存放地点。领用剧毒品、爆炸性化学品还应详细记载用途。
4.2.4 危化品使用
化验分析人员项目分析前,应仔细阅读安全技术说明书,做到全面了解所用药剂(品)的理化性能,包括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所有试剂使用后立即放归原位,粘贴标签,字迹清晰。
4.2.5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废弃药品和试剂、空药瓶、包装桶(袋)及损坏的玻璃器皿、实验废液等。废弃的药品试剂,应在储存容器上加贴标签,标注危险类别、名称及主要成分、危险情况、安全措施等信息。盛放危化品的玻璃、塑料容器经清洗确保无害后统一、分类存放,损坏的玻璃器皿应妥善防护,防止尖锐物伤人。沾染危化品的包装桶(袋)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实验废液应分类贮存,并交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4.2.6 实验室应急管理
实验室应根据现场及贮存危化品的性质,按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评价结果编制适用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实战演练。同时,由专人管理应急物资,定期检查物资是否有效,冲淋洗眼装置出水是否正常等,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
5 结束语
近来年,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强化实验室危化品管理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实验室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重在预防”的理念,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员工操作技能的同时,组织开展实验室事故案例学习,培育良好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氛围,全力防范和杜绝各类事故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