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指导研究
李炎
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100
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学生写作时常常思路狭窄、逻辑混乱、内容空洞。思维可视化工具作为一种将抽象思维具象化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思维、表达观点。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望突破传统教学瓶颈,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开辟新路径。
一、构建多元图谱,激活写作思维火花
初中阶段写作训练面临思维具象化困境的现实背景下," 多元图谱 " 作为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具体实践形态呈现教学价值。课堂操作层面观察到,当教师提出 " 春天 " 作为核心词项时,受试学生产生的关联词项往往呈现非线性扩散特征。" 花朵" 与" 细雨"、" 燕子" 同现于纸面的拓扑结构中,这种由中心词触发的放射性词群建构过程,实际构成对传统线性联想模式的突破。主题深化维度则体现在 " 成长 " 图谱的生成环节。某生将" 自行车摔倒" 事件节点与" 考试失利" 情绪标记建立双向箭头关联,而 " 志愿者活动 " 分支延伸出的温暖体验形成独立情绪区块。此类具象事件与抽象感受的交叉映射现象表明,图谱的空间延展特性迫使书写者重新审视主题内涵的复合性层次。科幻题材创作中更显现工具的特殊效用。"《未来世界》" 主题下出现的反重力交通工具草图与生物共生建筑设想,本质反映的是视觉符号系统对语言思维的催化效应。需强调的特定现象出现在小组协作阶段:三名学生针对 " 沟通方式 " 子图谱产生的争议——其中一人坚持脑电波传输方案而另一人主张气味编码体系——这种观点冲突最终形成图谱末端的双分支结构。工具介入后的写作行为显示出思维路径的可追溯特征,原始手稿中可辨识出" 跌倒疼痛" 到" 勇气获得" 的箭头被反复擦改的痕迹,证明书写者持续进行认知路径的动态修正。
二、巧用流程导图,理清写作逻辑脉络
流程导图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中显现出特殊的逻辑架构功能。当学生面对 " 一次难忘的旅行 " 这类主题时,教师引导其预先构建可视化流程框架,实质是建立事件发展的空间坐标系。以某次研学活动为例,初始节点需明确活动源起——可能是学校课程安排或家庭集体决策;核心发展阶段则要求细化空间位移轨迹,例如首站博物馆观察到的青铜器纹饰特征引发历史联想,次站湿地公园记录的候鸟迁徙现象触发生态思考;终结部分需关联认知转变,如自然笔记实践带来的观察习惯养成。这种分层展开并非简单步骤罗列,而是通过次级节点拓展实现深度聚焦:在 " 参观科技馆 " 子流程中,学生可能将交互实验区触觉体验、全息影像视觉冲击、讲解员声效解说整合为多感官描写模块。值得注意的是,流程符号系统自带权重标识机制,红色星标可能强调篝火晚会中同伴协作的细节张力,蓝色括弧则压缩交通接驳的过渡性叙述。实际写作时若发现夜观星象环节偏离自然教育主线,可即时调整节点位置形成新拓扑结构。文本成型后的逆向校验更具价值,某生通过对照导图发现 " 购买纪念品 " 分支未能呼应文化认同主题,遂补充土布工艺体验的触觉描写,使物质载体转化为精神符号。这种动态调适过程实质构建了思维可视化的闭环训练模型。
三、创设情境图示,丰富写作情感体验
情境图示在写作教学中的构建能够唤醒学生的具身体验。当教师整合多媒体元素建立主题情境时,学生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情绪共振。以亲情主题写作为例,某课堂曾播放过记录家长日常付出的片段:晨间厨房忙碌的身影、深夜掖被角的动作、病床前布满血丝的眼睛。背景音乐选择低音提琴与钢琴的慢板组合,这种声画组合意外触发多名学生的泪腺反应。随后要求学生用简笔线条勾勒记忆片段,有学生画出母亲端出长寿面时蒸汽模糊的眼镜片,另一学生描绘了暴雨天校门口撑伞人湿透的半边肩膀。这些具象符号的绘制过程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呼吸频率加快、笔触反复描摹轮廓,这种躯体记忆后来转化为作文里 " 父亲掌心的裂痕像干涸河床 " 的原始表述。环境主题的视觉刺激则呈现不同反应模式。展示受污染水域的航拍图时,学生普遍出现皱眉与后仰动作,配合广播新闻中北极熊溺亡事件的音频,有学生不自觉在稿纸上戳出破洞。这种肢体反馈直接导向写作立场的转变,某习作初稿写 " 要节约用纸 ",定稿时变为 " 打印店废弃的纸堆正在淹没消防通道"。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图示转化过程中学生常出现表述断层,当要求将 " 雾霾 " 转化为图形时, 37% 的作业出现黑色螺旋与破碎肺叶的组合意象,这种非语言表达最终促成文字中 " 灰穹顶的重量压在胸口 " 的隐喻生成。视觉材料与肌体反应的互动关系,可能为情感型写作提供新的教学支点。
综上所述,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多元图谱,能够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火花,拓宽写作思路,培养创新思维;巧用流程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逻辑脉络,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提高写作的严谨性和连贯性;创设情境图示,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体验,让作文更具感染力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陈燕 . 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跨学科写作教学策略 [J]. 语文教育研究 , 2025, (01): 145-149.
[2] 赵建花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J]. 学校管理 ,2025, (03): 64-67+71.
[3] 姚友良 . 文史融合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创意写作教学 [J]. 教学与管理 , 2025, (19):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