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研究
马冬旭
济宁市微山县水务局供排水服务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 27760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农村供水、灌溉、防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工程存在设施老化、运行效率低下、生态破坏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因此,对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提质改造,不仅是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将从必要性、关键环节和管理优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提质改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的必要性
1.1 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村对水资源的供应和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提质改造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农村旅游业的兴起,对水资源的景观利用和水质要求越来越高,提质改造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促进农村多元产业的发展。
1.2 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抗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质改造,可以增强工程的防洪抗旱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村地区的破坏,保障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一些山区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在改造后能够更好地调节洪水流量,降低洪水对周边农田和村庄的威胁,同时在干旱时期也能更有效地保障灌溉用水。
1.3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部分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生态破坏问题,如河道生态流量不足等。提质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例如,通过改造水轮机和引水系统,可以增加河道生态流量,改善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引入生态友好型的设计理念,如建设生态护坡、湿地系统等,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此外,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2.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的关键环节
2.1 工程规划与设计
科学合理的工程规划与设计是提质改造的基础。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农村用水需求,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合理布局水利水电设施,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例如,通过开展水资源评估和需求分析,确定合理的供水量和灌溉面积,优化工程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引入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如海绵城市理念,增强工程的生态功能和适应性,确保工程在长期运行中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2.2 技术应用与创新
在提质改造中,积极应用先进的水利水电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控制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鼓励技术创新,探索适合农村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例如,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此外,通过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显著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探索新型材料的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新型防水材料等,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推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升级。
2.3 施工与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例如,通过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此外,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为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的管理优化
3.1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完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和职责,加强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例如,通过制定详细的工程维护计划和责任清单,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确保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工程运行管理档案,记录工程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为工程的长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此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公司参与工程的运行管理,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
3.2 加强资金投入与保障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投入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工程改造顺利进行。例如,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和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改造和运营。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工程改造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3.3 提升人员素质与能力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为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提质改造和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人才支持。例如,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此外,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为工程的提质改造提供智力支持,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4.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工程改造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能为未来农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提质改造,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 卢宁 . 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促进作用 [J]. 河北农机 ,2024,(22):154-156.
[2] 孙风朝 .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究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05):19-20.
[3] 唐桂运 .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分析 [J]. 河北农机 ,2024,(0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