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
李朋伟
35018119910509183X
引言: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扬尘、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不仅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可能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实现绿色施工,已成为当前市政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护生态环境:市政工程施工会改变地形地貌和生态系统,若管理不善,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科学的环境管理可减少施工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平衡。
1.2 保障居民健康:施工现场的大气、噪声污染会影响周边居民健康,如扬尘引发呼吸道疾病、噪声影响睡眠和听力。加强环境管理能降低污染,为居民创造健康生活环境。
1.3 提升企业形象:当今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采取环境管理措施控制污染,符合社会趋势,能提升企业形象与竞争力,赢得口碑和市场机会。
1.4 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是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市政工程施工应遵循可持续原则,通过合理规划等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常见污染类型及成因
2.1 大气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土方开挖、材料运输与堆放、混凝土搅拌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会随风飘散,污染周边空气环境,降低空气质量;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2.2 水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机械设备清洗、车辆冲洗等环节,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油脂和化学物质;生活污水则来自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含有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2.3 噪声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此外,材料运输车辆的行驶和装卸作业也会产生噪声。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施工现场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还可能对施工人员的听力造成损害。
2.4 固体废弃物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包括土方、砖块、混凝土块、木材等;生活垃圾则是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这些固体废弃物得不到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理,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策略
3.1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并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教育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环境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3.2 加强污染源头控制
3.2.1 大气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减少扬尘的扩散范围;对土方作业区、材料堆放区等进行洒水降尘,保持地面湿润;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如水泥、砂石等,应采取覆盖、封闭等措施进行存放;选用低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3.2.2 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应接入城市污水管网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2.3 噪声污染控制
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将高噪声设备远离居民区;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应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如设置隔音屏障、安装消声器等;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3.2.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运输,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将混凝土块破碎后用于道路基层铺设;对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应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生活垃圾应设置专门的垃圾桶进行收集,并定期清运,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卫生。
3.3 强化施工过程监管
市政工程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档案,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治理措施等进行详细记录,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3.4 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领域。例如,采用喷淋降尘系统、雾炮机等新型降尘设备,提高扬尘治理效果;应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将雨水收集后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降低扬尘和噪声污染。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关注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动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水平。
3.5 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与协调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与施工现场周边居民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了解居民对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在施工前,应通过公告、座谈会等形式向居民告知施工计划和环境管理措施,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向居民反馈环境管理情况,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回复,建立良好的企民关系。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多个方面。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有效控制污染,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居民健康,还能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强化施工过程监管,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与协调,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工作,实现市政工程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问题,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罗秀清 .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04):144-145.
[2] 张 颖 . 市 政 施 工 中 环 境 问 题 与 保 护 对 策 探 讨 [J]. 建 材 发 展 导向 ,2020,18(20):73-75.
[3] 杨勇 , 刘世鹏 , 王德庆 , 等 . 市政工程施工与管理 [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1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