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实践探讨
邓熙
湖南省衡阳县樟木乡中学 4212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受诸多因素限制,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通过创新实践加以解决。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滞后
部分农村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深入,依旧秉持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单纯视为技能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主思考与探索的空间,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资源匮乏
一方面,体育器材设施不足。许多农村中小学由于经费有限,无法配备齐全的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器材数量不足,且老化、损坏严重,难以满足正常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场地条件受限。部分学校操场面积狭小,缺乏标准的田径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一些体育项目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多采用讲解示范法,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进行动作示范与讲解,学生机械地重复练习,缺乏趣味性与互动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中小学生来说,容易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创新(一)创新教学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树立“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机会。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出一些问题,如“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在旁给予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篮球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整合资源,改善教学条件
1.自制体育器材
针对体育器材匮乏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自制体育器材。如用废旧轮胎制作轮胎秋千、用竹子制作简易标枪、用麻绳和旧布制作毽子等。自制体育器材不仅能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2.合理规划场地
对于场地条件有限的学校,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场地。可将操场进行多功能划分,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如在课间操时间,利用操场进行广播体操活动;在体育课上,将操场划分为跑步区、跳绳区、小型球类活动区等,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能使体育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体育游戏。在短跑教学中,设计“接力赛跑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依次进行短跑接力,既锻炼了学生的短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体育的乐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例如,在教授武术课程时,教师可创设“古代武林大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武林高手,在模拟的武林大会场景中学习武术动作,感受武术的魅力。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四)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1.融入乡土特色体育项目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乡土体育资源,如踢毽子、跳皮筋、拔河、传统武术等。将这些乡土特色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内容,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当地民间艺人或长辈来校传授乡土体育项目的技巧与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乡土体育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结合学生兴趣与需求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如轮滑、街舞、瑜伽等。可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多元化评价内容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进步幅度等。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篮球学习情况时,除了考核投篮、运球等技能外,还可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课后自主练习的积极性以及本学期相较于上学期篮球技能的进步情况等。
2.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师评价要注重客观性与激励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指导;学生自评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学生互评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与合作意识。在体育技能测试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互评,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能够有效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与尝试,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教学创新活动,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天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新探[J].当代体育科技.2022,(10).
[2] 胡善雄.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农村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 当代体育科技.2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