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畅玩民间游戏,乐享篮球之趣

作者

陈凤

合肥市翡翠天际幼儿园

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1]“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2]针对幼儿喜欢的篮球体育活动,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成为教师们的一次探索。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展,能够形成幼儿园本身的园本资源特色,适应了目前我国提倡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趋势。[3]此篇《畅玩民间游戏,乐享篮球之趣——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仅针对笔者所在园内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的篮球活动发表浅显看法。

一、探索缘由

笔者所在园的幼儿非常喜欢的篮球,经常在户外锻炼以及晨锻活动时选择定点拍篮球、移动拍球、与同伴抛接球,当教师与大班幼儿共同选择器械来加入游戏活动时,大班幼儿选择了篮球,当幼儿初次尝试篮球与好玩的游戏相结合,产生了疑惑:篮球除了拍还能怎么玩?玩游戏时不需要篮球呀?随着幼儿的尝试,师幼共同探讨总结,以及改进实践,我们发现可以将民间传统游戏加入篮球活动,既丰富篮球游戏的玩法,也富有趣味性吸引幼儿兴趣。

本次对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主要利用了访谈法、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方法。

二、探索目的与意义

(一)探索目的

探索目的是通过行动研究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实践中探索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对幼儿篮球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其开展的实践启示,给教师更多的篮球游戏活动教育经验。

(二)探索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笔者所在园大班幼儿篮球活动和民间体育游戏的融合的案例,展开分析探索,通过实践而获得有意义的启示,对篮球活动和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有了更多思考。

2.实践意义

(1)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能够更加详细和深入地了解教师在开展过程中的得困惑,通过探讨共同解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

(2)篮球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的融合丰富了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游戏兴趣,也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和身体的发展,并且在活动中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合作交往能力。

三、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中的案例

(一)现状简介

园所内大班幼儿在大班上学期早操活动中加入篮球操,幼儿初次体验篮球玩法。大班第一学期时,教师考虑幼儿刚接触篮球,篮球操中加入简单的托举篮球、抱球跑、定点双手拍球、定点单手拍球等动作。大班第二学期时,在幼儿已有的篮球经验上对篮球操的技能技巧难度进行升级,加入换手拍球、躲避球、篮球游戏等。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也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篮球游戏活动,并结合幼儿拍球练习举行幼儿篮球能力比赛。

观察发现,随着幼儿对篮球技能的熟练度增长,幼儿的兴趣逐渐减弱。现有的游戏玩法较为简单,缺乏创新性。

(二)分析思考

从幼儿年龄阶段发展水平来看,大班幼儿的篮球活动不适应成人的竞技性的篮球运动,而应该更多倾向于篮球的表演练习、身体素质锻炼以及富有趣味性篮球游戏。而民间体育游戏趣味性强,所用的材料以及器具较为简单且易学。如何巧妙地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中呢?这成为园所教师的实践探索第一步。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以及教师观察发现,民间体育幼儿种类丰富,有丢手绢、斗百草、放风筝、骑竹马、荡秋千、捉迷藏、斗蟋蟀,还有跳房子、打地鼠、皮影戏、拔河、赛龙舟、舞龙舞狮、摔跤等等。结合幼儿年龄段和篮球匹配性,以文化性、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将民间游戏进行筛选,最后选定将“打地鼠、丢手绢、跳格子、钻山洞”等民间体育游戏融入篮球活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合理改造。

(三)案例实况

初期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发展水平,师幼共同选择“丢手绢”这个民间传统游戏加入篮球活动。但是教师观察发现,由于游戏原有规则与篮球这一器材无关,幼儿往往抛开篮球玩游戏或者抛开“丢手绢”游戏去玩篮球,使得二者分离。

通过教师的观察与访谈得出,幼儿已有经验导致功能固着,对篮球赋予拍、抛接、滚等动作技能。幼儿游戏过程中,材料是幼儿直接感知和操作探索的最主要媒介,如何将篮球赋予多种玩法,加入“丢手绢”游戏中呢?老师与幼儿进行了探讨。

1.实况一

教师:小朋友们,之前我们共同讨论要将“丢手绢”这个游戏加入篮球活动中,可是老师发现你们在玩游戏的时候,篮球都出现。

诺一:因为丢手绢需要手绢,我们用卫生纸就可以了,用不到篮球。

子潇:我们可以丢篮球呀。

路远:篮球太大了,小朋友们容易看见,会告诉被“丢”的小朋友,就被发现了。

沐涵:那我们定规则不可以告诉被“丢”的小朋友,犯规的要表演节目。

子潇:那我可以表演边拍篮球边跨腿哦,我昨天新学会的。

逸潇、苏萌:我也可以,我也可以。

通过小朋友们的讨论,教师和幼儿还是用篮球加入“丢手绢

”游戏,幼儿有浓厚的兴趣。当一次幼儿游戏活动时,沐涵用手中篮球去碰苏萌的篮球时,苏萌躲闪开,旁边的小朋友也尝试去碰苏萌的篮球……

2.实况二

沐涵:我们玩这个我追你躲的游戏吧?

苏萌:你们人太多了,我躲不掉,要不然一个追,很多人来躲吧。

几名幼儿尝试玩起来,更多的幼儿看见尝试模仿

教师:这个游戏你们都很喜欢?它很像我们在家玩过的一个游戏。

子潇:打地鼠,像我和哥哥在外面玩的打地鼠,就是这样的。

教师:那我们可以根据打地鼠来创新玩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沐涵:我们可以像小地鼠一样抱着篮球站起来,别人来碰我的球时,我就赶紧蹲下,这样就躲避成功了。

随着孩子们的多次试玩发现,可以选两个“打地鼠”的人,而且“小地鼠”们可以围成圈,被打中的“小地鼠”就要和“打地鼠”的人交换角色。

伴随孩子们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老师和幼儿共同尝试更多的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中,如钻山洞、跳方格、跳绳等……

(三)案例总结

在幼儿篮球活动中,通过融入民间体育游戏丰富了游戏的趣味性,也更好地喜迎幼儿积极参与篮球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篮球技能的训练。

在篮球活动和体育游戏玩法基础上,教师投入呼啦圈、三角锥、跳绳等材料,给幼儿足够的游戏时间,也给幼儿更多发挥创造的空间,让幼儿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水平去探索创造游戏的不同玩法,继续往纵深推进游戏。

在幼儿培养层面上,通过游戏中的交流探讨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游戏中的“钻山洞”搭桥环节加强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在游戏推进过程中促进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教师成长层面上,通过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的一步步推进,丰富了教师的开展游戏经验,教师也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学习,促进了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提升。

在园所发展层面上,通过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篮球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促进园所篮球活动的特色课程形成,为园所文化添上浓墨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

[3]杨文晓,胥静怡.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学前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2(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