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王颖

中信惠州医院有限公司中信惠州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

引言:健康管理中心整体服务质量,关乎到体检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体验感;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常规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工作开展需求。人性化管理模式,以体检者为中心,能够紧紧围绕体检者实际护理需求强化健康管理中心的风险管理,强化对体检者的护理服务,进而提升体验者的护理满意度[1]。基于此,将 60名在本中心 2023 年 11 月\~2024 年 11 月期间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 ),男/女:17/16,最小年龄 20 岁,最大年龄 76 岁,平均( 45.33±2.11; )岁。对照组( ),男/女:18/15,22\~75( 44.31±2.16⟩ )岁。所有体检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包括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健康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的是人性化管理模式:(1)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护理水平。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耐心地给体检者普及疾病知识,讲解体检重要性,告知体检者体检流程,提高体检者的认知,进而积极配合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对本中心的环境管理,创建文明、有序、和谐的环境条件,提升体检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体检前,反复核对体检者基本信息,避免出现差错。按照人性化管理流程指导体验者有序登记、排号。做好体检者情绪安抚工作,避免体检者出现焦虑情绪。待体检结束,护理人员观察体验者情况,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1.3 观察指标

(1)调查体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2)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3)对比体检人员待检时间、体检用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 (%)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表示, 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管理后,观察体检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有明显差异性(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分)

2.2 不良事件

管理后,观察组体检人员不良事件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n/%)

2.3 观察指标

管理后,观察组体检者待检时间、体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 (P<0.05) );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

观察组待检时间和体检时间更短,和对照组比较,优势显著,说明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缩短体检者等待时间,体检效率更高,此种管理模式具有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可行性。

3 讨论

人性化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体检者的需求,能够结合体检者实际护理需求进行风险管理,可以给体检者提供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指导服务。护理人员能够灵活地运用护理沟通技巧和体检者对话,促使体检者感受到温暖,整体的护理效果显著[2]。本文研究发现,管理后,观察组体检环境、健康教育、体检流程、隐私保护、沟通能力各项评分,分别为( 11.21±0.32 )、( 12.05±0.46 )、( 11.08±0.41 )、( 11.32±0.88 )、( 10.94±0.51, ),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说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可以提升体检者的满意度,能够增强体检者的护理体验。

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后,观察组无跌倒体检者,分别有 1 例晕针和 1 例晕血体检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再次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水平,可以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保障体检者的安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综上诉述,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能够降低健康管理中心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有助于提高健康管理中心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奂昭慧.健康管理中心开展标准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及价值探讨[J].中国标准化,2025,(10):309-312.

[2] 刘春晖. 健康体检中心实施护理细节优质服务的效果体会[J]. 婚育与健康,2024,30(10):130-132.

作者简介:王颖(1980.08)女,汉族,广东人,中级职称,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