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
袁丹
夏马勒乡第一小学 8438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全本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的问题。项目式学习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运用到语文教育各领域,特别是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过程。项目式学习相对于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完成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指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章将从项目式学习这一核心特征出发,对其运用于小学语文全本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指出目前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了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对教育实践提供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一、项目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应用
(一)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理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方法,它提倡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独立地发现和探究问题,最后通过问题解决过程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它的核心理念是既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又重视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与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不同,项目式学习以情境化和任务化教学活动为载体,驱动学生积极地形成认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若能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其中,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把握文本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特征
整本书阅读之教学明显区别于短篇文本之学习,前两者需要学生长时间不断地阅读并思考全文。这一教学模式既需要学生对篇章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又需要学生能对课文的人物,情节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思想主题有一个深刻的分析。所以整本书阅读有一个教学特征就是它有很高的学习负担和需要学生长时间维持高强度思维投入。项目式学习设计了全本阅读任务,可以将这个巨大的阅读任务进行有效地分解,有利于学生在循序渐进地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了解并掌握图书内容,让学生以任务为驱动,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力。
(三)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性
项目式学习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注重跨学科整合性。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跨学科内容融合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收获更加多元化知识。比如,同学们在对小说人物进行性格分析时可能要借助于心理学知识;讨论一书中的社会背景,又可能要求学生使用历史学中的有关观念。项目式学习为全本阅读教学设计提供跨学科整合机会,让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角去理解、消化图书内容,以扩大知识面,促进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设计思维
(一)任务设计的单一性
当前将项目式学习运用于小学语文全本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局限,特别是任务设计方面,许多教学活动还仅仅停留于基本的理解型任务层面,比如角色扮演、情节重现等等,这类任务通常很难完全启发学生深层次思维。过于简单的任务设计无法有效引发学生思维的深度碰撞与多维度思考,且学生对任务的完成多停留于表面的认知,缺少真实的探究性与创新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在任务设计中不断创新,将更具开放性,跨学科性以及探究性的任务融入其中,引发学生对于文本更深层面的反思。
(二)教师指导不足与参与度不高
在项目式学习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常常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项目式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但是并不是说老师就能彻底放手了。其实老师的角色很关键,尤其是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老师不但要给学生一个学习框架,而且要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帮助他们在完成任务时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但目前在许多课堂上,教师参与度不高,没有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必要指导,致使学生参与感不强、思维活跃。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发挥更主动的引导作用,学生在立项时时刻保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评估体系的不完善
传统的教学,考核一般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试能力,项目式学习更加强调过程性考核以及综合性考核。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通常具有多维度特征,包括知识理解,思维发展和情感态度几个层面。传统评估方式不能综合体现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造成教学效果评估不够全面准确。所以如何构建符合项目式学习的多维度评估体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该评估体系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的综合体现。
三、教学实施中的瓶颈与突破路径
(一)多元化任务设计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优化任务设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强任务多元性与挑战性。教师要依据全本内容与课题精心设计有深度思考与跨学科融合的作业。
如:可设定与图书中人物有关的心理学解析任务或根据图书背景进行历史文化讨论等。任务设计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指导,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需要与兴趣设计个性化的任务,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得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与成就感。
(二)加强教师引导与互动
为推动项目式学习有效开展,教师要发挥更多积极引导者的作用。纵观全书的阅读教学,教师既要协助学生精心设计并完成作业,又要借助课堂讨论,个别辅导,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深度,促进其多角度理解课文的进程。教师参与并不只是表现为知识层面上的解释,而是通过启发式问题设置与讨论引导来帮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与运用。师生间互动应具有双向性,教师指导需尊重学生思维和观点,通过及时反馈促使学生深入思维。
(三)建立多维度评估体系
优化项目式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多维度评价。在传统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对其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进行评估,从而形成一个多维度评估框架。具体地说,可综合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成果来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与此同时,要把评价的重心由结果转到过程上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和进步,以便给学生更全面地反馈信息。
结论
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进行小学语文全本阅读教学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当中,仍面临任务设计简单,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通过优化任务设计、加强教师引导、建立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估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推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落实,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运用知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范围将变得更为广泛,这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利利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 [J]. 求知导刊 , 2024(27):113-115.
[2] 许慧敏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实施路径探究——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例 [J]. 2025(7):29-31.
[3] 刘晓娜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J]. 互动软件 , 2023(6):2417-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