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研究
袁斌
深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向更高层度、更深度方向发展迈进,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坑建设需求不断增长,基坑工程的规模大小与基坑开挖深度也日益增大。因此,为确保基坑支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就需要重点研究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以确保建筑项目能够高效开展。
1 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施工准备工作
1.1 技术准备
施工之前,项目技术人员组织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冠梁的尺寸、配筋、标高等技术要求以及与其它结构之间的衔接关系,如果发现问题需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根据设计文件、相关规范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等)和现场实际的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涵盖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1]。
1.2 材料准备
冠梁施工需要使用的主要材料有钢筋、混凝土、模板及一些辅材。钢筋要按设计的要求去选用,到货后需出具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规定取样复试,对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以及重量偏差等进行检测,符合相关要求后方可应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优先采用商品混凝土,选择信誉好、质量好的混凝土供应厂家,对所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要严格把关。模板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模板价格选用木模或钢模或铝模,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达标,模板表面要平整光滑、接缝严密、接头处要用海绵条封严,防止漏浆。
1.3 设备与场地准备
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机械设备的配置工作,机械包括:钢筋加工机械(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等)、混凝土浇筑机械(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等)、起重机械(塔吊、汽车吊等)、模板安拆机械(电锯、电钻等)。施工前做好设备的全面检查和调试,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根据工程实际合理划分好施工现场,平整好场地,做好防雨措施,以防水渍积留影响施工 [2]。
2 冠梁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
2.1 基坑顶部清理与测量放线
施工之前,应先将基坑顶部杂物、浮土、积水全部清理干净,确保地基土质是平整且密实。用全站仪或者水准仪来进行基坑测量,按照基坑图纸中轴线以及边线的距离要求,确定基坑中轴线与边线位置,并在基坑中轴线上及边线上进行打洞以便挂线;在基坑测量时应该注意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测量误差在轴线≤±5mm 内,标高≤±3mm范围内,保证基坑开挖后的轴线、标高、基坑底面坡度等控制参数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经过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之后方可以进行后续的步骤。
2.2 钢筋工程
2.2.1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应在钢筋加工区内集中进行,按照设计图纸和配料单的要求进行下料加工。钢筋切断时,应保证切断面平整,无马蹄形或翘曲现象,钢筋长度允许偏差控制在±10mm 以内。钢筋弯曲成型时,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箍筋末端应做 135° 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加工好的钢筋应分类堆放,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规格、型号、使用部位等信息,防止混淆误用[3]。
2.2.2 钢筋连接
冠梁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当钢筋直径较小时(一般小于 16mm ),可采用绑扎连接,绑扎接头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搭接长度、绑扎点数等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确保连接牢固。对于直径较大的钢筋(一般大于 16mm),优先采用焊接连接或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可采用电弧焊、闪光对焊等方式,焊接前应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等参数,保证焊缝质量,焊缝长度、宽度、厚度等应符合规范要求,焊缝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机械连接常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连接时应确保钢筋端头平整,丝头加工质量符合要求,套筒与钢筋丝头匹配,拧紧力矩达到规定值,连接后钢筋的同心度和垂直度应满足要求。
2.2.3 钢筋安装
浇筑钢筋时,先按设计间距将主筋放在冠梁底部,再放箍筋,箍筋必须和主筋垂直,绑扎牢固,其间距误差控制在 ±20mm 之内;如果支护桩或地下连续墙连接的钢筋,则要保证其锚固长度达到设计要求,并与桩体、墙体内侧的钢筋可靠连接。在进行钢筋安装时,要在钢筋上固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制成的垫块且不要大于 1m,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因为一般冠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35.40mm ,可以避免钢筋生锈,进而保证了结构耐久性。钢筋安装完毕后自检、互检,检查规格、数量、位置、连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交由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
2.3 模板工程
2.3.1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在钢筋验收合格后进行。采用木模板时,先在冠梁底部铺设底模,底模应平整、牢固,与地基土紧密贴合,防止漏浆。侧模安装时,根据放线位置将模板拼接固定,模板拼接应严密,缝隙处可采用海绵条或胶带封堵,防止漏浆。采用钢模板或铝模板时,按照模板编号依次拼接安装,用螺栓、销钉等连接件将模板固定牢固。模板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3mm ,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 。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应设置足够的支撑和对拉螺栓,支撑间距应根据模板受力情况合理确定,一般不宜大于 1m,对拉螺栓应拧紧,确保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变形、位移。
2.3.2 模板加固
为确保模板体系稳定性以及混凝土成型质量,在模板外侧搭设水平和竖向龙骨,用方木或钢管作龙骨,通过对拉螺栓将龙骨与模板连接固定;高度较大的冠梁还需加设斜撑,斜撑与地面夹角以 45∘~60∘ 为宜,防止模板受混凝土侧压力影响而发生偏移。模板加固时要检查支撑、对拉螺栓的固定情况是否可靠,核对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等数据是否正确,有偏差时要提前予以纠正。
2.4 混凝土工程
2.4.1 混凝土浇筑
冠梁混凝土浇筑使用商品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进行检验,检查模板和钢筋、预埋件等,先将模板里面的杂物和积水等清除干净,对模板表面湿润处理,才能开始浇筑工作。用汽车泵或者地泵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确定浇筑的高度和速度,避免混凝土离析,然后按照一定厚度分开浇筑,分层浇筑不能大于 500 毫米,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度要大,并不能漏振和过度振捣。
2.4.2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养护,在混凝土表面上用塑料薄膜或者土工布进行保湿盖,再浇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温度大小来确定养护的时间长短,通常不短于七天,如果是对混凝土有抗渗的要求,那么养护的时间则不能少于十四天。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要定时观察混凝土的养生状态,保证水分的及时补充。
3 结语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涵盖施工前准备、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多过环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及规范标准来进行操作施工,同时需加强施工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此,才能保证冠梁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J].居舍,2022,(18):77-80.
[2]李金权.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住宅产业,2019,(06):68-70.
[3]武永梅.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22,41(08):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