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培训中的创新应用

作者

张煊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官渡分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00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培训是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关键环节,而如何创新培训模式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混合式学习模式结合线上资源和线下实践,为培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培训中的创新应用,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培训方式和策略。

1 混合式学习模式概述

1.1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它突破单一学习场景的限制,通过合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与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其核心特点体现在“融合性”与“灵活性”:一方面,融合课堂讲授的深度互动、教师现场指导和线上学习的碎片化、自主化特性;另一方面,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时间、进度灵活安排学习计划,利用在线平台获取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源,同时通过线下研讨深化知识理解。例如,学习者可在线完成理论课程预习,再于线下课堂参与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使知识输入与输出形成闭环,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人群的多样化学习诉求。

1.2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显著。从教学效率看,线上资源的重复观看与随时获取,可强化学习效果,线下互动则能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提升学习深度;对教育者而言,线上数据追踪功能便于掌握学习者进度,实现精准化教学指导。然而,该模式也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层面,网络稳定性、平台操作复杂性可能影响学习体验;学习者层面,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者易出现拖延或知识掌握不系统的问题;教育者则需具备线上教学设计、线下活动组织的双重能力,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此外,如何平衡线上线下教学时长、设计合理的衔接环节,也是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现状

混合式学习模式融合线上线下学习优势,正成为企业培训的重要选择。线上依托学习平台,员工可灵活学习通用技能与行业知识,打破时空限制;线下通过工作坊、实操演练,帮助员工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各行业应用该模式各有侧重。互联网企业借线上更新编程技术知识,线下开展项目实战;金融企业以线上学习合规知识、线下案例研讨,强化员工风险意识。

然而,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推广中面临挑战。地区间应用差异显著,发达地区企业应用更深入,偏远地区受限较多。中小企业因资源不足,难以搭建优质平台、组织高水平线下活动,阻碍了该模式的全面推广。

2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2.1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是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其培训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政工工作关乎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通过培训可强化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下,高素质政工队伍能有效化解员工思想矛盾,凝聚企业向心力,助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此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政工人员需具备更强的沟通协调、危机处理能力,培训成为提升其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关键路径,对增强企业软实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2 培训需求与挑战分析

当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政策层面,需及时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方针政策;技能层面,新媒体时代要求政工人员具备网络舆情管理、数字化宣传等新能力;实践层面,面对员工思想动态复杂化,亟需提升心理疏导、矛盾调解技巧。然而,培训面临多重挑战:部分企业对政工培训重视不足,资源投入有限;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同时,培训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习者积极性,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充分满足政工队伍建设的现实需求。

2.3 传统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

传统国有企业政工培训模式以集中授课、讲座为主,存在明显局限性。时间与空间上,集中培训需协调大量人员,易与工作产生冲突,且难以覆盖异地分支机构员工;内容上,多以理论宣讲为主,缺乏案例分析与实践环节,难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复杂问题;互动性方面,单向知识灌输使学习者参与度低,无法有效调动主观能动性。此外,传统模式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估机制,仅通过考试、报告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果,难以全面衡量培训对工作能力提升的实际作用,导致培训资源浪费,无法实现政工队伍建设的预期目标。

3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政工工作人员培训中的创新应用

3.1 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整合

在政工工作人员培训中,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优化学习体验。线上平台可汇聚党的政策解读视频、时政热点分析文章、优秀政工案例库等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同时设置线上问答社区,邀请专家实时答疑,打破时间与地域限制。线下则围绕线上所学内容,组织主题研讨、情景模拟、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例如,线上学习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方法”课程后,线下开展模拟党支部会议,让学员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通过线上资源的广度覆盖与线下活动的深度体验结合,构建系统化、立体化的学习体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2 实践与案例分析

混合式学习模式注重实践与案例教学,提升政工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线上发布企业内外典型政工案例视频、图文资料,引导学员自主分析;线下组织案例研讨工作坊,学员分组对案例中的矛盾焦点、处理方法展开辩论,教师总结提炼出通用工作方法与技巧。例如,针对“企业裁员风波中的员工思想疏导”案例,学员先在线上学习沟通技巧理论,再于线下模拟与员工对话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发现自身不足,及时改进。此外,鼓励学员分享本企业政工工作案例,共同探讨优化方案,将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工作经验,实现“学用结合”,有效提升政工队伍的实战能力。

3.3 效果评估与未来展望

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多元化评估体系保障培训效果。线上依托学习平台记录学员课程完成率、测试成绩、互动参与度等数据,形成过程性评价;线下结合小组讨论表现、实践任务成果进行综合打分,全面衡量学习效果。同时,引入 360 度评估,收集学员同事、上级对其工作能力提升的反馈,确保评估客观性。从未来发展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发展,混合式学习将更精准地分析学员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将丰富线下实践场景,提升培训沉浸感。此外,通过建立跨企业政工培训交流平台,共享优质资源与经验,进一步推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政工培训领域的创新发展。

4 结语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培训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通过不断改进和实践,相信这种创新模式将为企业培训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企业发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滢.强化人员培训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J].人力资源,2024,(08):128-129.

[2]谈蕊.浅析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中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的实施与管理[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