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床刀具磨损监测研究

作者

张拯华

南京威诺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前言

在全球工业现代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机械加工业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机床刀具作为机械加工中的核心执行部件,其性能优劣与工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紧密相关。在持续的切削作业中,刀具受机械应力、热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磨损。随着磨损程度加剧,刀具切削精度下降、加工表面质量恶化,严重时甚至引发设备故障,造成生产线停滞,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刀具磨损状态监测仍以人工检测为主。操作人员借助放大镜、卡尺等工具,通过目视观察和手动测量判断刀具磨损程度。这种方式依赖个体经验,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且检测效率低、实时性差,难以适应现代自动化生产线的高速运行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凭借强大的特征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力,在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在刀具磨损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兴起,为解决传统监测难题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可自动提取刀具磨损特征、实时预测磨损趋势,实现智能化监测。本研究聚焦深度学习在机床刀具磨损监测中的应用,旨在突破传统监测技术瓶颈,推动工业生产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

1 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形貌识别方法

1.1 多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刀具磨损形貌的准确识别依赖高质量数据支撑。在实际加工场景中,采用工业显微相机、线激光扫描仪等设备,从不同角度采集刀具磨损图像,获取包含前刀面磨损带、后刀面磨损棱等细节的二维及三维数据。为确保数据有效性,需严格控制采集环境,统一光照强度、拍摄距离等参数,并利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锐化处理,提升图像清晰度。同时,建立标准化数据标注流程,借助 LabelMe 等工具对磨损区域进行像素级标注,构建包含正常、轻微磨损、严重磨损等多类别的数据集,为模型训练奠定基础。

1.2 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优化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实现磨损形貌识别的核心算法。本研究采用改进型ResNet 网络架构,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增强网络对磨损特征的敏感度。在网络训练中,采用迁移学习策略,以 ImageNet 预训练模型为基础,针对刀具磨损图像特点进行微调。同时,结合数据增强技术,对训练集进行旋转、缩放、翻转等操作,扩充样本数量,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2 基于深度学习与大数据的磨损量智能监控系统

2.1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架构

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主轴振动、温度等传感器数据,与磨损形貌图像数据共同构成刀具状态监测的数据源。本研究构建基于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混合架构,在设备端利用边缘计算节点对实时数据进行初步过滤与特征提取,降低数据传输压力;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采用 SparkStreaming 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流处理。通过建立多源数据关联模型,将不同类型数据映射到统一时间轴,实现数据的深度融合,为磨损量预测提供多维信息支持。

2.2LSTM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构建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在时间序列预测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将融合后的多源数据按时间窗口分割,构建包含历史磨损量、工艺参数、振动信号等特征的训练样本。通过调整 LSTM 网络层数、神经元个数及学习率等参数,优化模型结构。同时,引入 Dropout 正则化技术防止过拟合,采用 Adam 优化算法加速模型收敛。

3 深度学习算法优化与模型验证

3.1 算法参数自适应调整

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高度依赖其参数设置,传统手动调参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难以找到全局最优解。为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性能,本研究引入贝叶斯优化算法,对CNN 与LSTM 网络的关键参数进行全局搜索。贝叶斯优化算法基于贝叶斯定理,通过构建目标函数的概率模型(如高斯过程),结合历史采样点信息,预测目标函数在未知点的取值概率分布,进而确定下一个最有可能找到最优解的采样点,实现高效的参数搜索。

具体而言,以刀具磨损量预测误差作为优化目标,对 CNN 的卷积核大小、数量、步长,以及LSTM 的隐藏层节点数、层数等超参数进行调整。在搜索过程中,算法不断探索参数空间,平衡探索(发现新的潜在最优区域)与利用(在已知较好区域内精细搜索)的关系,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同时,为加速模型训练收敛,引入动态学习率调整策略。在训练初期,设置较大的学习率,使模型参数能够快速更新,加速收敛速度;随着训练的推进,当模型接近最优解时,自动降低学习率,减少参数更新的步长,防止模型在最优解附近震荡,从而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

3.2 模型验证与工业应用测试

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验证和实际应用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本研究利用公开的标准刀具磨损数据集,采用 k- 折交叉验证(k-foldcross-validation)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将数据集划分为 k 个互不相交的子集,每次选择其中一个子集作为测试集,其余 k-1 个子集作为训练集,重复 k次训练和测试过程,最终取 k 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模型性能的评估指标。通过这种方式,全面评估模型在不同数据划分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确保模型不会出现过拟合现象,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保障。随后,将优化后的模型部署至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针对铣削刀具开展为期 3 个月的实时监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系统实时采集刀具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振动、温度等多源数据,以及刀具磨损形貌图像数据,通过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结合的架构,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监测结果显示,该系统成功预警刀具异常磨损事件12 次,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刀具更换或工艺调整,有效避免了因刀具故障导致的生产线停机。

4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将深度学习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机床刀具磨损的高精度监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重要价值。理论上,拓展了深度学习在工业监测领域的应用边界,为复杂工况下的设备状态监测提供新思路;实践中,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测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设备可靠性。

未来研究将聚焦以下方向:一是探索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降低算法对硬件资源的依赖,实现监测系统的嵌入式部署;二是研究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结合声发射、红外热成像等信号,构建更全面的刀具状态评估体系;三是开展基于数字孪生的刀具寿命预测研究,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双向映射,为智能制造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向福星 , 孟博洋 , 李众杰 , 等 . 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综述 [J/OL]. 制造技术与机床 ,1-19[2025-05-19].

[2] 程 寅 . 数 控 车 削 刀 具 磨 损 监 测 与 预 测 技 术 [J]. 模 具 制造 ,2024,24(12):140-142.

[3] 鲍先平 . 数控机床刀具磨损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11):61-65.

[4] 梁科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刀具磨损形态识别与磨损量智慧监测的策略研究 [J]. 内燃机与配件 ,2023,(05):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