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床旁即时检验(POCT)在基层医疗中的推广与应用困境

作者

宋鸿飞

青海省交通医院检验科 青海西宁 810001

引言

基层医疗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对于保障居民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基层医疗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床旁即时检验(POCT),即在采样现场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检测方式,以其快速、小型、便携、易操作等优势,为基层医疗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POCT 可极大地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省去标本预处理程序,能在患者发病时刻进行“即时检验”,在空间上实现“床旁检验”。

一、POCT 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优势

(一)快速检测,及时诊断

在基层医疗中,患者往往期望能够快速得到诊断结果,以便及时进行治疗。POCT 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具检测报告,如一些 POCT 设备检测心肌标志物、炎症指标等仅需数分钟,相比传统的实验室检测,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这对于一些急性病症,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感染等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二)操作简便,无需专业场地

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和场地条件相对有限,专业技术人员也较为匮乏。POCT 设备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经过简单培训的基层医护人员即可进行操作。同时,POCT 设备体积小巧,无需专门的大型实验室场地,可在病房、诊疗室等场所直接开展检测,灵活性高,适应基层医疗的实际情况。

(三)满足多样化检测需求

基层医疗服务对象广泛,面临着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POCT 检测项目丰富,可覆盖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基层常见疾病的检测需求 [1]。例如,通过 POCT 检测血糖,方便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日常血糖监测和管理;检测感染相关标志物,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和程度。

(四)降低医疗成本

一方面,POCT 省去了标本转运和复杂的实验室处理流程,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快速准确的诊断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患者的整体医疗费用。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而言,POCT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和费用压力的问题。

二、POCT 在基层医疗中的推广与应用困境

(一)设备与试剂成本高

POCT 设备及配套试剂价格相对昂贵,对于资金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采购和持续使用的成本压力较大。一些先进的 POCT 设备单价可能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且试剂需定期更换,长期累积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例如,某些进口的分子 POCT 设备及试剂,其价格远远超出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承受能力。

(二)质量控制难度大

1. 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存在差异,部分人员对 POCT 设备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要点掌握不足。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因加样不准确、样本处理不当、操作流程不规范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2. 仪器质量参差不齐

市场上 POCT 仪器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小型厂家生产的 POCT 仪器在性能稳定性、检测准确性等方面存在问题,这给基层医疗的检测质量带来了隐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 POCT 仪器之间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校准体系,使得基层医疗机构在选择和使用仪器时面临困难,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三)信息化程度低

1. 数据无法有效传输和共享

许多POCT 设备不能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医院信息系统(HIS)连接,检测结果只能通过手工记录或简单的打印方式保存,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容易出现数据录入错误,而且不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 [3]。

2. 缺乏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

基层医疗机构分布广泛,管理难度较大。目前大多数 POCT 设备缺乏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上级管理部门无法实时了解基层 POCT 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测质量以及试剂库存等信息,难以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四)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不足

1. 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完善

厂家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 POCT 设备时,培训内容往往侧重于设备的基本操作,而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原理、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与解读等方面的培训不够深入和全面。培训方式也较为单一,多为集中授课和现场演示,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基层医护人员难以真正掌握POCT 技术的要点和精髓。

2. 后续技术支持不到位

在 POCT 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如设备故障、检测结果异常等。然而,部分厂家的后续技术支持服务不到位,响应速度慢,无法及时为基层医疗机构解决问题。

三、促进POCT 在基层医疗中推广与应用的建议

(一)降低成本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基层医疗机构采购 POCT 设备和试剂的成本。例如,设立专项采购基金,对基层医疗机构购置POCT 设备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组织集中采购,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设备和试剂的价格。

(二)加强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 POCT 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质量控制培训,提高他们对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 POCT 检测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动 POCT 设备与 LIS/HIS 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和共享。开发具有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的 POCT 管理平台,上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监控基层 POCT 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质量和试剂库存等信息,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四)强化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完善人员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除设备操作外,增加检测原理、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与解读、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培训。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线上线下相结合、案例教学、模拟操作等,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厂家应加强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四、结论

床旁即时检验(POCT)在基层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 POCT 在基层医疗的推广与应用中面临着设备与试剂成本高、质量控制难度大、信息化程度低、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不足问题等诸多困境。为了促进 POCT 在基层医疗中的广泛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采取降低成本、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措施。

参考文献:

[1] 霍枫, 王荃. 床旁即时检验在儿科急诊的应用[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28(5):363-366.

[2] 惠奕, 曲东. 床旁即时检验在血液净化及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28(5):358-362.

[3] 任晓旭 . 床旁即时检验技术及发展趋势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28(5):349-352.

[4] 杨俊梅, 李峥, 成怡冰. 感染相关床旁即时检验[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28(5):353-357.

作者简介:宋鸿飞(1987.7.5),男,汉族,人,硕士,研究方向为 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