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煤矿液压设备密封失效分析与改进维修方案

作者

白子平

内蒙古天隆煤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 017200

引言

煤矿液压设备广泛应用于综采支架、液压支柱、掘进设备等关键环节,其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关系到矿井整体作业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液压设备中的密封系统承担着防止液体泄漏、维持系统压力、隔离外部污染等关键功能。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恶劣,液压密封系统经常出现磨损、开裂、膨胀、硬化等失效现象,不仅降低设备工作效率,还可能造成设备瘫痪、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尽管当前多数煤矿企业已建立一定的维护机制,但现有的维修方案往往以“事后维修”为主,缺乏失效预测与精准预警手段;同时,传统密封材料在复杂工况下表现出性能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失效频率。

因此,本文拟从煤矿液压设备密封失效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其失效原因,探讨检测评估技术,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提升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与维修效率。

一、煤矿液压设备密封失效现状与分析

(一)煤矿液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密封系统概述

液压设备是一种通过液体的压力和流动实现能量传递与动作控制的机械系统,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掘进和运输等环节。其主要组成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箱以及连接各部分的管路系统等。在煤矿等高强度作业环境中,液压设备具有传动效率高、响应迅速、输出力大等优点。密封系统作为液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防止液压油泄漏、阻隔外界污染物进入系统,并维持系统内部的正常压力,是保证液压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液压设备中的密封件种类繁多,常见形式包括 O 形圈、U 形圈、组合密封、格莱圈和唇形密封等。根据应用位置不同,密封可以分为静态密封与动态密封两种。动态密封多用于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的位置,要求耐磨性和弹性较高;而静态密封用于不发生相对运动的接口处,注重压紧性与耐压能力。密封件的质量、材质及安装工艺直接关系到整个液压系统的密封性、效率与使用寿命。

(二)液压设备密封失效的常见问题与影响

在煤矿恶劣工作环境下,液压设备密封系统容易发生多种失效问题,常见类型包括:

磨损失效:由于活塞杆反复运动,密封件长期处于摩擦状态,导致其表面磨损、尺寸变小,严重时可能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热老化:液压系统长时间高温运行使密封材料逐渐硬化、弹性降低,表面出现龟裂,导致密封性能下降。

腐蚀与溶胀:液压油中的化学添加剂或煤矿中的酸性气体等因素会腐蚀密封材料,产生溶胀、软化甚至脱落现象。

装配问题:如密封件选型不当、安装不规范、压装位置偏差等均可引发初期密封失效。

上述问题会引起液压油泄漏、系统压力波动、执行元件动作迟缓或失效,严重时可导致设备停机,不仅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秩序,还增加了维护成本与作业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密封系统的选型、检修和维护管理,是保障煤矿液压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举措。

二、煤矿液压设备密封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密封材料的失效原因

密封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其在煤矿液压设备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密封材料包括丁腈橡胶(NBR)、氟橡胶(FKM)和聚氨酯(PU),它们在耐温、耐磨、耐油等方面各具优势,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密封材料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热老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分子结构断裂或交联,从而使材料变硬、失去弹性,无法维持良好密封;机械磨损,由于液压设备频繁运动,密封件与运动部件间的摩擦会造成表面划伤或变形,降低密封性能;液体介质腐蚀,一些液压油中的添加剂或杂质可能与密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腐蚀或体积膨胀,最终导致密封失效。选择适合工况的密封材料并进行合理维护是提高其可靠性的关键。

(二)液压设备设计与安装因素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艺对密封寿命的影响不容忽视。结构设计缺陷是首要隐患,若活塞与缸筒配合间隙超出合理范围(如超过 0.3mm),高压油液易形成“压力冲击”加速密封件磨损;密封槽尺寸公差控制不当(如深度偏差超过 ±0.05mm )会导致密封件压缩率不均,局部应力集中引发早期开裂。安装环节的操作偏差同样致命,例如使用锐边工具造成密封唇口拉伤(损伤深度超过 0.1mm 即显著降低耐压性),或装配时未清理密封槽内杂质导致嵌入密封面形成泄漏通道。不当操作行为进一步加剧失效风险,系统长期超压运行(压力波动超过额定值 15% )会使密封件处于塑性变形临界状态,而频繁启停产生的压力冲击(峰值超过额定压力 2 倍)则可能引发密封件“挤出”失效。这些因素叠加材料固有缺陷,显著缩短密封系统寿命,需通过设计优化、工艺规范与操作培训协同解决。

三、液压设备密封失效的检测与评估方法

液压密封失效检测需融合多技术实现精准诊断:目视检查可发现破裂等直观损伤但易漏检内部隐患;压力测试以 1.2 倍额定压力保压,通过压力降幅定量评估泄漏;红外热成像凭 0.1℃分辨率捕捉温度异常,非接触式预警隐蔽故障;振动与声发射检测通过信号分析判断磨损或泄漏;氦质谱检漏仪针对微泄漏实现毫米级定位。失效评估与预测体系依托多元数据,统计回归模型拟合寿命分布,物理模型量化工况影响,机器学习算法学习数据关联,三类方法协同推动“检测 - 评估 - 预测”闭环,提升密封系统可靠性。

四、改进煤矿液压设备密封失效的维修方案

煤矿液压支架密封性能优化需双管齐下,从材料革新与维修策略升级协同发力。材料层面,针对井下高负载、高温、潮湿、多粉尘的恶劣工况,氟硅橡胶(FVMQ)以耐高温(200℃)、强抗腐蚀性,适配立柱高压密封;热塑性聚氨酯(TPU)凭借高拉伸强度与低磨损率,成为推移千斤顶频繁动作场景的优选;高分子共混复合材料经纳米填料增强与表面处理,抗老化性能提升超 30% ,摩擦系数大幅降低。同时,依场景调整配方,如在高粉尘环境添加二硫化钼,潮湿环境加入抗水解助剂。维修策略上,通过仿真与历史数据制定“时间 + 泄漏量”双阈值更换标准,结合超声检测实现预知维护;优化结构、规范安装,并利用智能化运维系统实时监测,经 LSTM 模型提前预警,实现故障闭环管理,有效降低停机时间,保障综采作业安全高效。

五、结语

煤矿液压设备在高强度与复杂环境下运行,对密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本文系统分析了液压密封系统的常见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材料改进与维修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性能密封材料与优化设计结构,结合智能检测技术与规范化的维修管理机制,可显著延长密封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液压设备的故障率,提升煤矿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韩胜广 . 浅谈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 [J]. 当代化工研究 ,2023,(19):128-130.DOI:10.20087/j.cnki.1672-8114.2023.19.040.

[2] 苏冠志 . 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及维护 [J]. 西部探矿工程 ,2023,35(05):124-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