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王雪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 022150 身份证:152104198905201248
一、引言
林草工程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林草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发挥预期生态效益的核心环节。只有将质量意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流程,才能真正打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标志性工程。
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一)守好项目谋划关
重点项目的谋划布局直接关系到林草工程的整体成效和长远发展。要秉持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高质量的发展。在项目谋划过程中,注重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围绕沙害严重地区进行统筹谋划,全面提升整体治理效果。例如,在“三北”工程中,聚焦沙漠边缘与腹地等关键区域,实行跨区域的联合设计、申报与实施,确保各项措施协同高效。同时,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要素,打造综合治理的精品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充分借助科研力量,利用多源数据做好宏观与微观层面的规划布局,确保规划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并严格审核申报项目,从源头上把控项目质量,杜绝不符合标准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为林草工程的整体成效贡献力量。
(二)守好招标投标关
规范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是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前置审查,杜绝招标文件中出现不合理限制潜在投标人的行为,确保公平竞争的环境。利用多种平台公开招投标全流程信息,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审查招标公告发布、投标单位资质预审等各个环节,重点审核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资质,确保参与单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信誉。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保障优质施工企业能够顺利中标。此外,根据林草工程的季节性特点,探索容缺受理等机制,简化流程,提升招投标效率,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序推进,不误农时。
(三)守好种苗保障关
种苗质量是林草工程持续发挥效益的基础和前提。依据工程规划任务,提前布局种苗基地,确保种苗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选育推广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草种,实现多树种草种的合理搭配,满足不同区域的多样化需求。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库,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鼓励国有苗圃与社会性苗圃相结合,以需定产、就近育苗供苗,减少运输成本和种苗损耗。加强苗木档案管理,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严禁长距离调运种苗,确保种苗质量和适应性,为林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守好设计施工关
作业设计是科学绿化的关键起点和基础环节。将科学绿化理念贯穿于作业设计编制的全过程,因地制宜配置乔灌草植被,构建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精心组织编制工作,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和标准,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利用高分辨率卫星等先进技术开展前期调研和规划。强化审核把关,提升作业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市县级林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省级部门成立督导组,定期巡查,确保项目建设科学规范,杜绝违规操作和豆腐渣工程,确保林草工程的长远效益。
(五)严格把守过程监理关
监理制度在确保林草工程项目质量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严格执行监理制度,以作业设计为核心,对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现场质量跟踪,确保项目实施单位严格遵循技术要求。针对项目不同阶段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进行重点督导,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我们要落实监理档案制度,妥善保存影像资料,严格审查监理报告,并建立监理单位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六)严格把守检查验收关
检查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要全面实行项目单位自查、省级复查、国家抽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项目单位在完成自查后,需报送自查报告与相关数据,省级部门将组织复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省级评价通报制度,对建设任务完成优秀的单位给予表扬,对不达标的单位进行批评,并责令其整改。
(七)严格把守落地上图关
落地上图对于提高工程建设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精准开展落地上图工作,确保图斑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市级部门则需进行线上监管,严格审核图斑,杜绝“未造先上”等违规行为,强化成果审核,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八)严格把守后期管护关
后期管护对于巩固林草工程建设成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明确管护主体,项目建设合同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验收合格后及时移交,明确产权与管护责任。同时,构建“建管一体”长效机制,将建设与管护责任紧密结合,确保工程长期效益的实现。
三、案例分析
内蒙古是我国林草工程建设的重要区域之一。该区域通过实施一系列林草工程项目,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内蒙古某林草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充分融合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要素,通过综合治理,成功打造出了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项目。在项目谋划阶段,相关部门就充分借助了科研力量,利用多源数据对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了科学规划,确保了项目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同时,在招标投标环节,该项目也严格遵守了相关规范,确保了公平竞争和优质施工企业的顺利中标。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单位注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精心组织编制工作,并严格落实了相关规定和标准。监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也为项目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检查验收阶段,该项目全面实行了三级检查验收制度,确保了工程质量。此外,在落地上图和后期管护方面,该项目也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了操作,确保了工程建设的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长期效益的实现。内蒙古的这一林草工程项目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林草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四、结论
林草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项目的前期谋划到后期的管护各个环节协同发力,形成合力。通过对上述关键环节的严格把控,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能够有效提升林草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实现生态保护修复的既定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筑牢坚实的生态根基。在未来的林草工程建设中,各地应持续优化质量控制策略,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挑战,确保林草工程项目在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立夫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J]. 居业 ,2020,(05):106+108.
[2] 王群 . 试论冶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策略 [J].冶金与材料 ,2018,38(06):53-54.
[3] 赵洁 , 张昊天 . 质量控制策略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探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