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效率的实践
桂蕾萍
太原市滨河小学 030001
引言
识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含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出,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识字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这个阶段的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面对抽象的汉字理解和记忆存在挑战。因此,教师要思考,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效率。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高效地识字,提升识字课堂的效率。
一、提高低年级识字效率的意义
1.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识字,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积累词汇量。丰富的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当学生具有足够的识字量时,就能够顺利地阅读各类文本,积累语言素材,不仅能够为写作表达提供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提升学生的语言包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日常的口头语言转化为更加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能够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使表达更加清晰、条理,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 提升认知水平
汉字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意义,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需要分析汉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文化认知的发展。
二、提高低年级识字效率的实践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语言学家马林诺斯曾指出,语言只有在情境中才有意义。在课程标准中也曾经多次提到情境作为教学和评价的重要维度。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了有着听、说、看在一身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联系语言,从而在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之后,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直观形象思维,而传统形式上教师采用讲授式的识字教学方法,显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面对文字,会感到与现实生活的割裂,难以真正理解到字的含义,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开展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时,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的难以达到预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动画等直观形式,并将识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出游戏、故事等元素相联系,从而能够将汉字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课程《日月明》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汉字王国造字小侦探探秘之旅”首先在导入阶段,教师将教室布置成为“汉字王国入口”,在黑板画上神秘大门,门上有几个简单的象形字图案作为“门锁”,由教师作为神秘长老来开展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辨认“日”、“月”、“山”、“水”等象形图案,说出对应的字。认出后,“大门”(可配合音效)缓缓“打开”,引出本节课的题目。教师布置“造字森林”的区域,引导学生参与“找朋友”“猜猜我是谁”的解密等游戏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字的含义。这种情境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识字环境中,自主探索,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局限,能够有效落实情境教学的理念。
2. 联系实际生活,感受识字意义
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教育要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不谋而合,都是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生活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取之不尽的资源,通过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促使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感受到熟悉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学生面对的识字量大,汉字的字形复杂,笔画多,低年级学生面对抽象的汉字,往往会通过机械性记忆,来生硬地记住汉字,汉字识记困难,忽视了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没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效率低下。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汉字的实际意义和用法,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来学习汉字,会感到亲切和熟悉,发现自己学到的汉字有着实际用处,感受大汉字的使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效率,增强对汉字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小学语文识字课程《拍手歌》时,教师首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组织“猜动物”的活动,比如说:“它的羽毛非常漂亮,尾巴展开像一把大扇子”(孔雀),教师通过语言来黄兴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能建立在熟悉的事物基础上。《拍手歌》包含丰富的鸟类名称,为偏旁表义规律的探索提供了识字素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鸟”部首和“佳”部首的解析,来将抽象的偏旁知识形象化、生活化,深化对于汉字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拍手歌的节奏和肢体动作,来将文字转化为实际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拍手歌的乐趣,体会到不同动物的特性。教师设计句式转换任务,培养学生的语境运用能力比如说原句是:“竹林熊猫在嬉戏”转换为:“熊猫( ) 嬉戏”(竹林),来让学生进行不同,感受到汉字语序的灵活性,强化学生对文字的应用
结语
识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是记忆汉字的过程,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师通过思考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效率的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感受到识字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的识字积极性和主动性。未来,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金华 .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策略 [J]. 智力 ,2022,(34):28-31.
[2] 郑钦娟 . 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识字效率——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识字教学策略 [J]. 教育界 ,2022,(21):86-88.
[3] 陈婕 .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策略 [J]. 教育观察 ,2021,10(07):96-98.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1.0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