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吴玥

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运用,教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打造以智能型、数字化、交互性强的智慧课堂也是大势所趋。小学数学是小学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学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特点,对于还处于思维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难点,导致部分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抵触情绪,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充分融合互联网技术,系统构建智慧课堂。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数学学习质量与效果,同时推动整个小学数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

一、善用多媒体资源

情境认知理论充分说明了情境对于知识的影响与作用,在建构知识时营造与真实世界相近的认知环境,使学生能够接近真实学习,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迁移。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人们处在类似于先前知识经验或相近的知识经验情境中时,能够更好地激活相关的知识网络,同化和顺应该学习的新知识,建构新的知识。多媒体资源能充分调动多种感觉,为情境的营造提供技术支持,其声音、图像、视频相结合的动态资源将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文字、平面图形为载体的教学手段,创造出交互性高、接近于真实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认知环境。例如,在“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资源,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动态的图片结合音频、视频让学生从具体事物出发,理解图形之间内在的逻辑,从具体到抽象。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造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组织教学,将知识由抽象变形象,变抽象的理论情境化,通过创造生动形象教学情境,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通过教学设计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现代化数学教育的要求。

二、依托在线学习平台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学生对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建构的意义行为。互动交流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在线学习平台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包容性强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师师互动、生生互动的环境。学习者参与,对已有知识必须带有批判性地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质疑分析对知识的获取率、记忆的巩固、知识的内化起到关键的作用。如在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时,教师在平台中提前布置学习活动单,将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前在平台中公布,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之前对计算器的作用、使用方法、使用范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智慧平台交流功能,在无形之中引导同学将课前预习中的疑点和感悟,如计算器按键不同按法的讨论、小数常用计算的易错点等,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问题见解。教师作为知识的组织者,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探究,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在讨论中得以健全,课后学生利用平台自主完成拓展任务,用计算器工具证明数学知识,上传平台。让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巩固所学,提升自主探索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提升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达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理念。

三、借助专业教学软件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学生很难理解,毕竟抽象的概念与感性的认识不同,无法瞬间将抽象的概念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模型。那么对于各种专业教学软件来说,将抽象的数学原理,利用专业教学软件,将其变成可见的图形,降低数学的难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将一个圆形,将其分成若干份,每份都是一个小扇形,然后将每个扇形都摆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样子,分的次数越多,越接近于实际的长方形,学生会发现圆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于是学生推导出圆的计算方法。因此专业教学软件的运用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应用专门的软件就能够准确地解析圆周长和圆的直径的关系,将各种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测量值进行比较之后就能很清楚地计算出:圆周率是一个重要的常数。专门的软件能够采用很强的功能和很高级的内容对抽象的数学内容进行分解组合并以非常直观的视觉进行表述,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规律,让学生形成非常清晰的系统化知识,把高级数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数学的科学性和数学的解题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掌握和灵活运用,提升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想象思维能力。

四、开展虚拟实验教学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健康创新品质等成为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不仅关注理论知识,还借助虚拟实验等相关设备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学生通过沉浸式实验操作,使用全新的虚拟平台解决数学问题,突出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模式,契合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实践操作方面的具体要求。学生通过全新的虚拟实验操作打开了数学学习的新局面。传统的学习方法强调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灌输,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学生的理解,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内涵和联系。只有动手操作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虚拟实验操作利用模拟软件的强大功能模拟各种使用数学的场景,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切实强化数学应用水平。在“圆柱和圆锥”中教师借助全新的虚拟工具,模拟切割、雕刻等步骤,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虚拟场景中参数控制、动态观察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二者体积计算的不同。这样的情景体验冲破知识局限,让学生在虚拟情景中从被动学习知识转向主动建构知识。虚拟情景创设让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该设计为学生开放性学习提供学习时空,让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知识,在经历多次试误中学习建构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数学课堂在智能技术、课前预设问题、课中主动探究、课后延伸练习等方面,不断向着个性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汪福 , 王宁 . 智慧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34):105-107.

[2] 张娜 .“ 双减”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4(33):40-42.

[3] 阮燕玲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J]. 辽宁教育 ,2024(23):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