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构建支架 以情促思

作者

廖翠云

湖南新邵县酿溪镇第一完小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认识到,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心灵启迪的过程。他们尝试将情感因素融入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感情境、挖掘文本情感元素、开展情感交流活动等方式,以情感为支架,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这种以情感为支架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会更加深入地思考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情感因素的融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生活的真谛和世界的多彩。因此,将情感因素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情感为支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已成为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情感支架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阅读兴趣

情感支架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巧妙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本内容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或价值观念相契合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共鸣。这种情感上的连接,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驱使着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文本的世界。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品味文字的魅力,去深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情感支架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让阅读不再是一种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和追求。

(二)增强阅读体验

情感支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通过情感支架的搭建,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本所描绘的场景、人物和情感。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本的世界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这种深刻的阅读体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感知能力。

(三)促进深度理解

情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桥梁。在阅读教学中,构建情感支架能够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入手,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当学生带着情感去阅读时,他们会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文本中的细节和线索,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和行为动机。这种深度理解,不仅仅是对文本表面信息的把握,更是对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的洞察。通过情感支架的引导,学生能够拓宽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支架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在构建情感支架的过程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策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播放相关视频、音频或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实物展示也是一种直观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教师可以选取与文本相关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触摸,更加深入地感受文本所描述的场景和氛围。角色扮演则是一种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从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些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文本的世界中,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投入。

(二)设计情感引导问题

除了创设情境,设计情感引导问题也是构建情感支架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能够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情感元素。这些问题可以围绕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等方面展开,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火花。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挖掘文本情感元素

文本是情感支架的基石,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元素是构建情感支架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深入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如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独白、情感纠葛,以及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悬念设置等。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注重从情感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其中的情感波动和变化。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四)运用情感朗读技巧

情感朗读是挖掘文本情感元素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或指导学生朗读,运用恰当的语调、节奏和停顿等技巧,将文本中的情感元素充分展现出来。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氛围,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情感朗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五)开展情感交流活动

情感交流活动是构建情感支架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阅读分享会、小组讨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分享阅读感受、交流情感体验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感所悟,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还能够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火花的激发。通过倾听他人的观点,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通过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开展情感交流活动对于构建情感支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构建情感支架,以情促思,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挖掘情感元素和开展交流活动等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探索情感支架在阅读教学中的更多应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牟晓梅 . 支架式教学视域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 [D]. 西北师范大学 ,2023.

[2] 潘小红 .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语文延伸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D]. 西南大学 ,2022.

[3] 宋予萌 . 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四川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