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收分成改革与地方政府行为:一个文献综述
鲁丹红
四川大学
摘要:在我国,增值税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诞生,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1994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增值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经历了从75:25到50:50的变化。此后,增值税“五五分成”改革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视角。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增值税分成比例变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税收分成;地方政府行为;税收竞争
一、引言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税收分成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典型特征。在分税制改革之前,我国实行财政包干制度,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分配中占据较大比例,而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比不断下降。这种分配格局使得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在此背景下,我国于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通过分税种、分比例、分层级的方式,达到收入端“财权上收”,支出端“事权下放”的效果。其中,增值税被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为75:25。
2016年,为了进一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减少重复征税,促进产业发展,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为了进一步理顺央地关系,增值税收入分成比例由75:25调整为50:50,增值税的地方分成比例大幅增加。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最重要的税种之一,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因此,税收分成比例的调整,对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行为有重要影响。
二、增值税税收分成改革与地方政府行为相关研究
增值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增值税比例发生改变,地方政府分成比例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会通过税收竞争拓宽税源、扩大税基,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也普遍认为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竞争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相关文献分为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两个方面。在模型方面,王文甫(2021)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区域的确定性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发现提高此次税收分成比例能够同时增加两个地区的税收收入。代志新(2023)构建了一个税收竞争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比例增加会提高税收竞争强度。在实证方面,学者们普遍采用双重差分的方式进行研究,并得出地方政府会加剧税收竞争的一致结论(谷雨,2022;刘建民,2023)。除了税收水平之外,部分文献还关注到政府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一致认为这一调整加剧了政府间的财力差距。姜竹(2019)采用OLS模型发现央地增值税"五五分成"拉大了地区间税收收入差距。杨姝悦(2020)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地方增值税收入分享比例上升加剧了税收与税源的背离程度。刘建民(2023)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总体上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未能很好地发挥横向财力平衡作用。代志新(2023)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变化不仅加剧政府间税收竞争,也增加了地区之间的产出差距与居民福利之间的差距。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财政支出资金源于自有税收收入和上级给予的转移支付,而自有税收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下级政府间的税收分成比例,因此税收分成设计无疑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王一清(2024)认为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会导致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发生扭曲,民生性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下降,进而抑制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周克清(2024)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变化导致地方政府增加节能环保支出,同时降低区域税负水平,进而降低了县域碳排放强度,有效地推动了县城经济低碳发展。曹志伟(2024)则认为这种税制结构激励了地方政府引导第二产业发展,促进了地区投资,由此选择了“重投资,轻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一致是我国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问题,政府的行为变化也会影响微观企业经营决策。徐凯旋(2021)研究发现增值税税收分成改革所产生的财政激励,会通过减税、低价出让土地以及提供政府补贴的路径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胡倩倩(2023)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比例的增加会通过提高税收征管强度、紧缩对当地企业的税收优惠提高企业税负。部分文献关注到了企业的异质性,主要研究了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罗海霞(2023)发现值税分成改革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影响企业信贷获取能力、提供财政补贴的路径增加制造业企业绩效。曹雪妮(2023)也研究发现增值税税收分成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征税行为,降低企业税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激励企业提高创新投入的方式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张红艳(2023)认为此次改革能通过放松税收征管、落实税收优惠的方式显著促进辖区内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刘硕(2024)认为此次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且会通过降低高水平人力资本和提高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近来也有文献聚焦于增值税税收分成比例变化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市场整合的影响。李红霞(2024)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比例提高会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扶持本地企业留住税源,并抑制企业异地投资,造成过度税收竞争以及市场分割现象。靳取(2024)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通过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财政激励对市场整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分成比例提升产生的财政激励有利于市场整合,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比例的提升能够激励地方政府进行税收竞争与财政支出竞争,其中税收竞争对市场整合会产生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出竞争则会产生正向效应。
三、结语
增值税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分成比例的调整对地方政府税收征管行为、支出行为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以此为机制影响了企业微观反应与市场整合。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文献多聚焦于短期效应,缺乏对增值税分成改革的长期影响研究,且异质性分析不足,例如对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异质性反应关注较少。未来研究可以重点针对这些不足,为优化央地财政关系提供更精细化的政策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1]曹雪妮.增值税税收分成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D].湖南大学,2023.
[2]曹志伟,吴柏钧,李竞超.税收体制与中国高投资之谜:从税收分成到税制结构[J].经济体制改革,2024,(01):123-131.
[3]代志新,程鹏,高宏宇.税收竞争、分成激励与政府偏好——兼论均等化转移支付的作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3,43(02):78-94.
[4]胡倩倩 . 间 接 税 负 担 对 城 镇 居 民 收 入 分 配 的 影 响 研 究 [J]. 产 业 创 新 研究,2023,(13):76-78.
[5]姜竹,岳筱蕾.增值税分成模式创新:基于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分成效应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9,(07):76-82.
[6]靳取,张艺龄,詹新宇.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市场整合——来自“增值税分成”改革的证据[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4,39(03):66-78.
[7]李红霞,张亚璟,马艳.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企业异地投资——基于增值税五五分成的准自然实验[J].当代财经,2024,(03):30-42.
[8]刘建民,刘晓函,吴金光.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于增值税五五分成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软科学,2023,(04):162-176.
[9]刘硕 , 李 香 菊 . 财 政 压 力 对 企 业 数 字 化 转 型 的 影 响 研 究 [J]. 管 理 学报,2024,21(10):1456-1466.
[10]罗海霞.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
[11]王文甫 , 艾非 , 王 召 卿 . 央 地 财 政 关 系 调 整 与 宏 观 经 济 波 动 [J]. 财经论 丛,2021,(0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