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问题探析

作者

马圆圆

中化学十三化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要素成为基础性生产要素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源,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成为显化数据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建筑行业作为数据非富集性行业,在数据资产确认以及初始成本和后续计量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围绕数据资源是否应确认为数据资产、数据资产初始成本和后续计量的确定问题,探讨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难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关键字:建筑行业;数据资产;资产入表

一、引言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其于建筑行业的经营决策、项目管理以及成本管控等环节的作用愈发关键。自2024年1月1日起,财政部会计司颁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开始施行,数据资源入表成为数据资产化的关键步骤,亦是各级政府与数据富集型企业所关注的重点。然而,建筑行业并非数据富集型行业,当前针对建筑行业数据资源入表的研究较少,在数据资产的确认、初始成本与后续计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故而,探究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行业数据资产概述

(一)数据资产的概念

从定义来看,数据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于建筑行业而言,数据资源丰富多样,包含项目数据、供应链数据、市场数据等多个层面。这些数据资源能够反映建筑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状况,对企业的决策与运营具有重要价值。

(二)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发展趋势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建筑行业的数据资产管理指明了方向,该行业数据资产正呈现多维度的发展趋势。一是朝着数字化、标准化与规范化方向发展,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流程,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集成管理与深度分析。二是推进数据资产入表,将企业的无形数据资产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直观显现,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三是强化数据资产的合规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确保数据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四是优化数据资产的流通与使用流程,打破数据壁垒,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五是挖掘数据资产在更多业务场景中的潜在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三、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所面临的挑战

数据资源入表是数据资产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对建筑行业数据资源入表的研究并不多,对数据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成本和后续计量都尚有争议。

(一)数据资源是否应该确认为数据资产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资产需满足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等条件,并且要符合“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建筑行业的数据资源而言,数据资源权属的确定是数据资源能否入表的重要前提。唯有权属明确归属于企业的数据资源才具备入表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建筑行业数据来源广泛,涉及多个参与方,数据权属的界定存在一定困难。

(二)数据资产初始成本和后续计量难以确定

在建筑行业,数据资源在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市场分析等业务领域和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建筑行业拥有数据资源的主要目的是自用而非出售,所以大部分数据资产被确认为无形资产。然而,建筑行业的数据资产大多是业务的附属产物,缺乏独立的辨识性,这使得其初始成本计量变得复杂。在按照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归集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时,难以精确确定哪些支出应计入数据资产的初始成本。 此外,作为无形资产的数据资源后续计量也颇具难度。数据资源的使用寿命难以准确预估,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其价值的衰减速度不同;而且数据资源的估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等,价值波动较大,这些问题都对后续计量产生重大影响。

四、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相关建议

(一)数据资产确认要严标准

首先,关注数据资产权属问题。数据资源是否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是入表的关键前提。企业应完善组织架构与相关制度,构建全面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尤其要构建一套数据合规制度,对数据确权进行规范,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避免侵权与被侵权现象的发生。例如,明确在项目合作中各方对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签订详细的数据使用协议。

其次,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数据资源应具备价值,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或降低成本。建筑行业可充分利用行业数据与先进技术,对工艺流程进行再造,从而达成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比如,通过分析历史项目数据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浪费和工期延误。

最后,数据资源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数据资产价值因应用场景而异,波动性较大。企业要依据具体业务情况精确归集数据资源的成本,综合考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等各个环节的支出。

(二)提高数据资产计量的准确性及价值评估质量

首先,明确初始成本确认方法。对于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数据资源,初始成本确认应严格遵循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企业建立详细的成本归集制度,运用项目管理软件或成本管理系统,对数据资源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记录和追踪,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后续计量标准化。制定标准化的估值方法和使用寿命评估标准。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型或现值模型对数据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进行估值。同时,根据数据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减值测试,保证数据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匹配。

最后,加强专业培训与评估并辅之技术工具。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数据资产管理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数据资产性质和计量方法的认识。同时,可以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数据资产进行独立评估,并利用数据管理分析工具进行辅助分析,提高初始成本确认和后续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尽管本文围绕建筑行业数据资产入表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不断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数字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建筑行业需要构建更为健全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攀,李杰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路径:框架与实践[J].财会月刊,2024,(07):58-62.

2.张俊瑞,危雁麟,宋晓悦.企业数据资产的会计处理及信息列报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0(5):3-7.

3.宋书勇.企业数据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24,(02):95-101.

4.赵治纲.数据资产入表的战略意义、问题与建议[J].会计之友,2024,(3):2-6.

5.张俊瑞,高璐冰,危雁麟.数据资产会计:概念演进、解构与关系辨析[J].会计之友,2023,(24):131-137.

6.孙永尧,杨家钰.数据资产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22,(16):154-155.

7.曾雪云.企业自有数据资产估值入表的逻辑与准则考量[J].财务与会计.2023(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