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措施研究

作者

耿国明

临沂第五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理解能力。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的具体路径,重点分析了任务驱动设计、学生主导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动态性等关键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任务驱动

引言: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教育改革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语言文字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学需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并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1.1精细化的任务驱动设计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并发展核心素养。任务设计的精细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和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出具有挑战性且切合实际的任务,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首先,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任务不仅要涉及知识的学习,还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与递进性,避免单一性和机械化。在大单元教学中,任务应从低阶到高阶逐步推进,先从简单的理解任务入手,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1.2学生主导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首先,学生主导的自主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选择权和决策权。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开放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学习进度自由选择学习路径和方式。通过选择学习内容、讨论话题或研究项目,学生能更好地调动自己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分析,或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进而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其次,探究式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或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问题驱动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诗经》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古代诗人如何表达情感?”,“《诗经》中的自然意象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整理思路并进行分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还能通过讨论与交流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锻炼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

1.3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动态性

1.3.1 多元化评价视角的构建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项目任务、口头表达、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发展轨迹。在大单元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呈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成长与进步。

1.3.2 动态评价机制的引入

大单元教学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复杂的学习内容,因此,动态评价尤为重要。与传统的期末评价不同,动态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行调整。动态评价的核心在于持续性反馈,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1]。

2、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案例——以《老王》《背影》为例

2.1明确核心内容,提炼教学主题

以《老王》和《背影》为例,这两篇作品虽写的是不同的故事,但其深刻的情感主题——父爱与人性的光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提炼出这两篇文本的核心主题,并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思维特点进行合理的引导。

《背影》 作为一篇描写父爱主题的经典之作,其核心内容在于父亲为子女默默付出的深沉情感,尤其是通过父亲在离别时的背影这一细节,传达出父爱的无声与坚韧。这篇作品适合帮助学生理解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与道德认知。

《老王》 则通过描写一位普通农民老王对一个陌生孩子的帮助,展示了平凡人身上的崇高品质和人性之光。老王的“无私奉献”和“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人际关系与道德行为的契机。

在这两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炼出父爱与无私奉献这两个核心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位父亲形象的不同,理解父爱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家庭与人际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2]。

2.2设计驱动任务,规划实践活动

首先,任务设计应围绕核心主题展开,注重情感与思维的双重发展。例如,在学习《背影》时,可以设计一个“父爱与背影”的专题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父亲在生活中的种种付出,分析其中的情感表现与细节描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父爱的多样性,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撰写一篇《我心中的父亲》短文,深化情感体验。

对于《老王》,可以设计“普通人与伟大精神”此主题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老王这一人物形象的优点与人性光辉,探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何反映了社会的温情与关爱。随后,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中的情境和人物关系演绎出来,在互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其次,实践活动的设计应与任务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感。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问活动,让学生访问家中的长辈,采访他们在生活中的“背影”与无私奉献的事例,再通过课堂分享,增强学生对父母及社会普通人物情感的认同与理解。同时,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奉献精神,并通过写实的方式总结自己的感悟,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3]。

2.3以目标为出发点,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首先,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出发点。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大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明确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具体目标。以《老王》和《背影》这两篇课文为例,教学目标应涵盖以下几个层面:一方面,学生要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人物性格分析、情节的理解与结构的把握等;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文本分析、思维拓展和写作表达方面的能力;此外,还要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塑造,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情感体验中反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尤其是父爱这一主题。同时,评价环节的多元化与动态性也应当融入教学过程。传统的考试评价已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后作业、测试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通过课堂讨论、学生间的互评、自我反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结束语: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亟需与时代要求接轨,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深度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需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资源的不同,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赵霏. 大情境视域下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J]. 中学语文,2023(3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