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优化建议
丁宇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益多元化,这对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需求;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优化建议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高校学生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不断优化思政工作模式,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1高校学生需求分析
学业与职业规划需求:学生希望获得学业上的指导和职业规划的帮助,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心理健康需求:面对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学生需要心理辅导和情绪调节的支持。
思想引领需求:学生渴望得到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实践需求:学生希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希望辅导员能够关注其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思政教育和成长指导。
2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现状与挑战
工作内容单一:部分辅导员过于注重理论灌输,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作方法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等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亟需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
师生互动不足: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足,难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思想动态。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辅导员队伍在学科背景、思政素养、心理辅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了思政工作的效果。
3基于学生需求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优化建议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辅导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观察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是关键所在,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发展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思政工作,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通过定期开展谈心谈话,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精心设计问卷调查,涵盖多方面内容,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依据这些反馈,及时灵活地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确保思政工作始终贴合学生实际,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新思政工作内容与方法
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信息传播迅速,时事热点层出不穷,这些热点往往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辅导员要敏锐捕捉这些热点话题,巧妙地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之中。例如,当出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时,可借此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入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生动鲜活的案例能够让抽象的思政理论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实践活动则给予学生亲身参与的机会,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让他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奉献的价值。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思政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深受学生喜爱,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发布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发起线上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思政教育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影响学生。
(三)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是加强师生互动的基础。辅导员应制定详细的沟通计划,如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与不同班级或群体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每月组织一次座谈会。在沟通中,要保持耐心和亲和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变化,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精准的帮助和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至关重要。现代学生面临着学业、社交、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时段,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搭建学生成长平台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组织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分享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能力的广阔舞台。
(四)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与能力
加强辅导员培训: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辅导员的思政素养、心理辅导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鼓励辅导员自我提升:辅导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建立辅导员考核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辅导员的工作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激励辅导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结语
基于学生需求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优化是提高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通过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思政工作内容与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以及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与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思政工作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挑战与价值重构[J]. 杨杰.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32)
[2] 高校辅导员思政育人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 张彦君;边迎迎.黑龙江科学,2024(11)
[3] 高校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与实践[J]. 周磊磊.大学,2024(16)
[4] 高校辅导员多维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J]. 王继鑫.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