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歌曲教学: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作者

石维红

兰州市第八十八中学

【摘要】英语歌曲自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是融合了真实情景、语言知识、文化韵味、思想情感的语篇形式,其在促进初中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忽视英文歌曲教学、歌曲教学浅表化、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英语歌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歌曲;初中英语;英语歌曲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规律,凝练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王守仁,2022)。“素养导向”体现了课程的价值追求,是新时期育人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义教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22)。然而,外语、外语文化教育和外语歌曲教育相伴而产生,相伴而影响,相伴而促进。离开了外语文化,就无所谓外语教育,也不存在外语歌曲教育(吴学忠,2011)。因此,要推动我们的外语教育,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外语文化教育,外语歌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一、开展英语歌曲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英语歌曲教学在国外已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吴学忠,2011)。首先,歌曲自身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言学方面的内容。英语歌曲与诗歌相似,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内容生动,内涵深刻,通过运用歌曲进行语言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同时,学生们可以更加容易的记住这些歌曲中歌词的语法结构、词汇、以及句型等内容。根据教学要求,歌曲可用于辅助多方面的教学,比如词汇、句型、语法等。一些歌曲语言通俗,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非正式的口语。其次,歌曲与文化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从歌词层面来看,英语歌词常常描绘特定的社会情境、历史事件、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例如,一些歌曲可能讲述关于爱情、家庭、友情的普遍主题,反映了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这些关系的重视和理解;还有些歌曲可能涉及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故事、民族英雄,传递着文化的记忆和传承。从音乐风格来说,不同的音乐风格源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比如,蓝调音乐起源于美国黑人文化,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乡村音乐则常常展现出美国乡村生活的特色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从演唱者的表演和形象来说:歌手的着装、舞台表演风格、肢体语言等都可以传递文化信息。例如,一些歌手可能会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或舞蹈动作,展现其所属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创作背景来说,歌曲的创作往往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例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反映社会变革、政治运动或文化思潮的歌曲出现。再者,从多维度开展歌曲教学,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分析歌词内涵。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英语歌曲的歌词,理解其中的隐喻、象征和深层含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深入思考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意义。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就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社会现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比较与对比。让学生对比不同风格、主题或年代的英语歌曲。通过比较,他们能够发现差异和相似之处,提升归纳和总结的思维能力。创作与改编。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原歌曲的旋律或风格进行歌词创作或改编,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以及将想法转化为具体表达的能力。最后,英语歌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英语歌曲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英语歌曲,并自主探索其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教师通过尝试在教学中加入英语歌曲教学的实践,可以逆向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第一,促进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的革新。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第一实践者,开展英语歌曲教学,有利于英语教师更新课程理念,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重视文化的学习。在课程中,英语教师首将英文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玩中学,倡导并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教学理念。

第二,促进核心素养观的明确。当前,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单纯的“知识传递”为取向的课程目标早已动摇。英文歌曲教学契合新课改和新课标的变革诉求,可以倒逼教师进行学习,革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在初中英语课堂进行英文歌曲教学,可以有效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实践教学时更多的关注输入性的语言习得,忽视文本的输出性功能。如果老师把着眼点意味放在碎片化的单词、词组和举行的熟悉及解决试题上,就会时英语失去语用机制,这种教学失当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只功利地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习得,并没有将听说、阅读和体验相融合,没能提升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没能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赵骎,2021)。

第三,促进表现性评价观的运用。丰富的歌曲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做到以评促学。评价方式上,教师要重视评价的形成性功能,教师应该明白评价应该以改进教育工作、创造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为目的,而不是给学生分出等级或者选拨适当的教育对象。在英语歌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朗读歌词 、听歌填空,歌词翻译以及歌曲演唱形式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高凡,2018)。

(三)有利于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教学”的落地

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是教育的实践工具,教学是将课标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抓手,没有“新教学”,“新课标”就会成为空洞的口号。所以,新型教学使新课标得以落地。

第一,新型教学要从“知识传递”到“素养形成”。“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新”教学不同与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学。新教学是实现知识育人价值的教学(余文森,2022)。知识本位的教学将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 也作为教学的终点, 正所谓 “基于知识、 通过知识、 为了知识”。 知识在教学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空间位置和物质形状大小的变化), 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新教学,即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虽然也是从知识入手, 通过知识进行, 但却不以知识为终点, 而是以素养作为教学的目的和归宿。 也就是说,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本质上是把知识加工成素养的过程, 具体而言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学生身上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的过程, 这是个化学反应的过程, 是个深加工的过程, 是个增值的过程。 其中, 前者被称为“ 为了知识的教育”, 后者被称为“通过知识的教育”, 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英语歌曲教学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英语歌曲为知识载体,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解构英文歌曲,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问题、任务、项目,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探究活动,建构起具有个人意义的认识,达到将知识内化为素养的目的。

第二,新型教学要从“学科中心”到“学科实践”。新教学强调学科实践,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指向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记语法规则,而忽视了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运用和实践。素养需要认识的支撑,但只有建立于实践基础之上的认识才真正具备素养发展价值。强调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学科实践也强调“学科”,“学科实践”是具有“学科味”的实践,是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典型实践。一方面,特定的学科有其特定的、典型的实践方式,譬如,英语的典型实践就是对英语文字的运用,而歌唱正是一种很好的实践和具身体验;另一方面,真正具有素养发展价值的实践一定是基于相应的学科知识储备基础的,而实践的目的之一又在于提升学生学科认识的水平和层次。概言之,学科实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科,在学习学科中实践学科。

二、英语歌曲教学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第一,围绕主题意义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每个单元教学之初,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搜寻相关主题英语歌曲的探究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音像等资料对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提前的自主学习并可以在同学间建立起音乐学习兴趣小组,对自主预习过程中所发现、产生的问题进行记录、讨论交流,也可以向教师提出帮助。这样以来,可以让学生对单元主题能够有自己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学习英语,从而可以保留更多地课上时间来对单元主题进行更深一层次上的探究学习活动。

第二、开展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首先,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语言目标,学生需要达到的词汇量、语法结构和口头表达等。音乐目标如理解音乐理论、识别不同乐器、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其次,整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能将英语和音乐自然结合的主题。创设一系列连续的活动,使每个活动都能强化前一个活动所学的内容,并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最后,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式学习,提供实践机会,实地参与歌曲的表演。

三、通过英语歌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

(一)寻找歌曲。

根据单元主题,搜寻相关主题歌曲。步骤如下:首先,确定单元主题。明确你要搜寻的单元主题,比如“问候”、“身体部位”、“颜色”等。这样有助于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搜索效率。其次,选择合适的搜索平台或工具。利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ing等,它们提供了广泛的网络资源搜索功能,你可以在这些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来查找相关的英语歌曲。或者利用音乐平台:如Spotify、Apple Music、Amazon Music等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拥有庞大的音乐库,你可以通过它们来搜索并播放符合单元主题的歌曲。也可以通过教育资源网站,如TED-Ed、Khan Academy等,也可能包含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歌曲资源。最后,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体来进行自制歌曲。例如,利用天宫AI的文生音乐功能,可以创作自己的歌曲,或者把课文变成音乐。

(二)歌曲选择的标准

1.歌曲的旋律要优美,并能符合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

2.歌词要容易理解和辨别,尽可能的选一些经典诗句、诗歌转变而来的歌曲, 词句结构要清晰,要让人有耳 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既适合语言训练,又能学习英 语的文化,欣赏英语语言本身的美,同时又能训训练英语的语感。

3.歌曲所传递的信息应易于扑捉和理解,一些外国的经典电影插曲和经典的 流传不衰的英语歌曲都可以作为材料使用

4.歌曲的难度要适中,充分利用歌曲,进行全方位的歌曲教学。教一首歌,可同时进行多项能力训练 。例如,教一首新歌可先 “ 听歌填词” 练听力,然后 “ 朗读学唱” 练口语,接着 “翻译讲文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文化,最后还可 “翻唱讲故事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语言。 教同一首歌也可以做到“ 一石多鸟”,听、说、读、译各项并举 。

5.歌曲教学在数量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教师可尝试每两周教一首歌,或每一个单元教一首歌,具体因人、因班、因校而异, 力求量化。

6.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这个度,不能喧宾夺 主,将英语歌曲教学定位为初中课程教学的拓展教学,把握好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时间的分配。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选择具有如下特点的歌曲:歌曲的节奏过快且变化过多;歌曲的歌词含糊不清,音乐声掩盖歌声声音;歌曲的主题不明,歌词意义混乱;以及歌词中包含有歧视性和不健康色彩的歌曲。

四、结论

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各种音乐平台和英语教学资源网站,基于单元主题,从歌曲歌词、文化背景、歌词内涵、主题意义等方面开展英语歌曲的教学,通过开展语言知识教学、形成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培育学习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华.论学科核心素养——兼论信息时代的学科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1):55-65+166-167.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1.007.

[2]谈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及培养途径——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王守仁[J].英语学习,2022,(04):34-39。

[3]卢宁.英文歌曲教学语言文化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9):221-223.

[4]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武和平,武银强.知、情、言、行——文化教学内容分析框架及教学策略[J].英语学习,2023,(08):25-31.

[6]祝东燕.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3.DOI:10.27410/d.cnki.gxbfu.2023.001362.

[7]高凡.小学英语英文歌曲教学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8]余文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立与义务教育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2,(0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