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施途径分析
热艳姑·阿不都卡德尔
洛浦县第一中学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 848200
引言: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仅是提升班级运行效率的手段,更是塑造未来独立人格的关键。在寄宿制环境下,学生长期远离家庭,更需要学会自我约束、协作决策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班级管理,他们能够增强责任感、锻炼沟通能力,并在实践中理解规则的意义。同时,自主管理的培养也有助于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使班级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共建”。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更会延续至大学和社会生活,使其成为具备自我驱动力和领导力的个体。
一、设立班级自治岗位,明确分工责任
在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需要为他们搭建参与管理的平台。设立班级自治岗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细化职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班级可以设置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等常规岗位,同时根据班级特点增设图书管理员、节能监督员等特色岗位。岗位设置不宜过多,但需覆盖班级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在岗位职责的明确方面,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避免职责模糊或交叉[1]。例如,学习委员不仅要收发作业,还要关注班级学习动态,组织学习经验交流;生活委员则需负责宿舍卫生检查、班级物资管理等。职责明确后,学生能更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减少依赖班主任指挥的情况。在岗位的选拔方面,可以采用自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岗位,同时通过班级投票确保人选得到大家的认可。班主任在过程中适当引导,帮助性格内向或能力稍弱的学生找到适合的岗位,避免岗位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定期轮换岗位也很重要,既能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又能防止长期任职带来的倦怠感。这种机制既能督促学生认真履职,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班主任不必过多干预具体工作,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持,帮助他们逐步提升管理能力。
二、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提升决策能力
班会不应只是班主任布置任务的场合,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决策能力的重要平台。班会议题可以包括班级公约制定、活动策划、矛盾调解等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能真正影响集体生活。一方面,班会议程设计要体现学生主体性。提前一周公布议题,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调研和思考。例如讨论班级手机管理方案时,安排学生分组调查不同管理方式的利弊,收集同学意见,形成初步提案。班会上由各组陈述观点,通过质询环节完善方案,最后全班投票表决。这种流程模拟了民主决策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表达观点,也懂得尊重多数人意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班会中的角色是引导而非主导 [2]。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通过提问将话题拉回主线;当争论陷入僵局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例如在班费使用讨论中,有学生主张多组织娱乐活动,另一部分则认为应优先购买学习资料,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列出优先级标准,如“紧迫性”“受益面”等,让决策更加理性。这种指导方式比直接给出答案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班会决议的执行需要学生全程参与。表决通过的方案由班干部牵头落实,其他学生按分工配合,班主任仅需监督进度。例如班级决定开展“无零食周”活动,生活委员负责检查,宣传委员制作提示标语,普通同学互相提醒。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再通过班会集体调整方案。这种“决策- 执行- 反馈”的闭环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的完整性,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而非被动服从。
三、建立成长档案跟踪,促进自我反思
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持续的自我观察与反思。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现和进步,能够帮助其形成自我认知和改进意识。档案内容可以包括岗位履职评价、值日班长总结、班会发言贡献等,形式不拘泥于文字,照片、视频、手绘反思卡等都能让记录更生动。首先,档案的填写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回顾近期表现,用简洁的语言记录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待改进之处。例如:“本周作为纪律委员,我及时制止了自习课讲话现象,但有时语气太急躁,下次可以更耐心。”这种反思不需要长篇大论,关键在于养成定期自省的习惯。班主任可以设计引导性问题,如“这周你为班级解决了什么问题?”“从同学反馈中学到了什么?”帮助学生聚焦重点。其次,档案的反馈机制要注重建设性。班主任定期查阅成长档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写下个性化评语,避免泛泛而谈。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肯定其默默奉献的细节;对于表现强势的学生,则建议多倾听他人意见。同时鼓励同学间互评,以小组为单位每月交换档案,用便利贴写下真诚的赞美和建议,避免自我评价的片面性。最后,档案的运用要与班级激励相结合。学期中期举办“成长分享会”,让学生自愿展示档案中的精彩片段,如某次成功的调解经历、突破自我的管理尝试等。期末将档案内容作为评优参考依据之一,突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随着档案的不断充实,学生能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从而增强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 [3]。
结语: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制度支持、实践机会和持续引导。通过岗位分工、集体决策和成长记录,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锻炼能力,逐步减少对外部管理的依赖。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评价机制,加强家校合作,让自主管理的理念延伸到更广泛的教育场景中。只有持续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让教育的效果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 张硕光 . 创造和谐校园促进全面发展——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工作探究[C]// 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2 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 .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2022:750-754.
[ 2 ]杨 芳 . 寄 宿 制 下 的 高 中 班 主 任 班 级 管 理 探 讨 [ J ] 新. 课程 ,2020,(24):229.
[3] 达瓦卓玛 . 全寄宿制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8(0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