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李亚平
保定市英华高级中学 071000
一、引言
高中数学作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体系的核心基础学科,在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与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高中数学课堂长期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导,过度聚焦知识的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空间,致使学习兴趣匮乏,学习效果与能力培养目标存在差距。问题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传统教学桎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内驱力,培育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对革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问题驱动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教师精心设计系列兼具启发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讨等方式破解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技能提升,进而发展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问题贯穿教学全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深化知识理解的核心要素。
(二)特点
学生主体性凸显:该教学法将学生置于课堂中心,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主导问题解决过程。教师则转型为引导者与支持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与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导向鲜明: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驱动力,教学全程围绕问题展开。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促使学生深度思考,主动挖掘知识内涵,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三、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契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深度契合这一理念,能够有效扭转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助力达成课程改革目标。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涵盖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及应用能力等多维度。问题驱动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洞察数学知识本质与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强化数学思维,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二)可行性
教材内容具备探究潜力: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数列、几何等众多内容,均蕴含丰富的探究元素。教师可依据教材编排,设计富有启发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学生基础适宜教学实施:高中阶段学生已积累一定数学知识,具备相应认知能力,能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同时,其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主体条件,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推进。
四、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需紧扣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与教材内容,遵循以下原则构建问题体系:
针对性原则: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确保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精准掌握核心知识与技能,实现教学目标。
启发性原则: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思维,主动探索数学规律与方法。
层次性原则:问题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逻辑,满足不同层次学
生的学习需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生活性原则: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增强数学学习的现实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教学为例,可设计如下问题链:
问题 1 :小明每日储蓄金额递增,首天存 5 元,此后每日比前一天多存5 元,第 n 天存 5n 元,那么 n 天累计储蓄多少元?
问题 2 :观察上述储蓄数据,你能发现存款总数与天数 n 存在怎样的数学关联?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
问题 3 :若小明首日存 a1元,每日递增 d 元,第 n 天存 an=a1+(n-1) d 元,n 天总储蓄金额如何计算?能否推导等差数列前 Πn 项和公式?
(二)问题呈现
问题呈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或引入实际案例,将问题自然融入其中,明确问题背景与要求。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中,创设情境:学校计划为图书馆定制长方体书架,已知书架长、宽、高分别为 a、b、c,制作一个书架所需木板面积是多少?该书架的藏书容量如何计算?借助此类贴近校园生活的情境,增强数学学习的代入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三)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学生明确问题后,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尝试解题。教师需充分赋予学生自主空间,鼓励独立思考、尝试多元解法,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适时引导、答疑解惑。
如在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学生先尝试用加法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规律。小组讨论中,成员分享思路与方法,共同探索公式推导路径。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剖析问题本质,突破推导难点,助力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结语
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问题设计、问题呈现、问题解决和问题拓展等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虽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问题驱动教学法必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朱玉华 . 数学大世界( 下旬 ),2023(12)
[2] 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黄秋梅 .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3(12)
[3] 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王新军 .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