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罗基布莫
四川省会理市六华镇三地小学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互动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二、互动式教学法概述
(一)互动式教学法的概念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师生、生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是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互动式教学法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互动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促进多向交流
这种教学法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单一的师生交流模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拓宽思维视野。
3.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互动式教学法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互动式教学法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但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难懂。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活动,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互动中记忆乘法口诀。每个小组轮流回答乘法口诀的问题,回答正确加分,通过这种有趣的互动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互动式课堂中,学生需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思考、分析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测量手中三角形的内角,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测量结果。学生们在讨论中发现不同类型三角形内角和大致相同,进而引导他们思考是否存在更准确的验证方法。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逐步培养和提升。
(三)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互动式教学法倡导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为例,在教学“田忌赛马”的策略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模拟田忌赛马的场景,探讨不同策略下比赛的结果。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找到最优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
四、互动式教学法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实践
(一)师生互动
1. 问题引导互动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蕴含着丰富的问题素材。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那圆柱的体积该如何计算呢?它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思考新知识,然后通过小组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评价反馈互动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反馈,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
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你回答得非常棒,思路很清晰!”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要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引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但我们再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生生互动
1.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统计与概率”单元为例,在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教师让学生分组收集数据,并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数据,有的负责绘制图表,有的负责分析数据。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汇报和交流,学生们还可以学习到其他小组的优点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2.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或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你能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吗?”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相互交流和启发,深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互动式教学法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分组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合理分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小组人数要适中,一般以 4 - 6 人为宜,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存在差异,在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这些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三)把握互动节奏
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互动的节奏。既不能过于急促,让学生来不及思考和表达;也不能过于拖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互动节奏,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六、结论
互动式教学法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分组、关注个体差异和把握互动节奏等问题,不断优化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式教学法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懿 .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 [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02):74-77.
[2] 章春玮 .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J]. 智力 ,2024,(32):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