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制体育器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多样化应用

作者

王亚春

西安市阎良区六三〇中学

自制体育运动器械是指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方便获取的材料,通过共同设计制作而形成的体育运动工具。与商业化的体育运动器械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制作简便等特点。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发挥因地制宜的教育策略,带领学生尝试动手制作自制器械,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资源再利用环保意识,还可以提高体育运动教学的多元化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制器械设计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如套圈游戏、田径运动、悬挂引体,持续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体验。

一、引入自制套圈游戏,提高体育运动趣味

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带领学生尝试自制趣味性的体育运动器械工具。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硬纸板、塑料瓶、胶带等工具,带领学生制作出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套圈目标物,有效强化学生对不同生活材料特性的深入了解,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游戏设计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需要确保自制套圈工具的安全性,制定明确的套圈安全标准,如无尖锐边缘、重量适中。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胶带包裹废旧水管、利用泡沫棉制成圆环,有效降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意外风险。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制定套圈游戏活动规则,学生运用自己的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准确分析套圈大小、距离远近,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投掷动作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想象意识。并且,教师还可以巧妙设计分层化的套圈游戏难度,设置固定目标与移动目标,以提升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不仅有效锻炼学生的游戏活动专注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参与积极性。

二、设计自制田径器材,锻炼学生综合体能

田径运动在初中体育整体教学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能素质,锻炼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尝试自制多样化的田径运动器材,形成对学生田径运动中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要素的针对性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运用彩色胶带等素材制作简单的跑道标记器,准确标记不同跑道的起跑线、终点线,让学生把握田径运动时的关键位置,提供精准的视觉参考标记物。同时,教师在开展跳远运动训练时,可以巧妙带领学生积极运用木板、沙包等常见器材,制作辅助起跳器,并根据当前学生的体能素质成长、身体发展规律,对器材的高度、角度进行细微调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水平,帮助学生把握田径运动的技巧精髓。例如,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 PVC 管与弹性绳,设计可变高度的跨栏器材,然后根据学生的身高、体能素质划分为不同的锻炼小组,并根据各个小组的特性调节跨栏的高度,不仅可以有效适配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下肢爆发力,以及在跨栏时的节奏控制力。

三、布置自制悬挂引体,激励学生课外运动

教师在开展针对上肢力量的体能训练时,应采用家校协同教育的实践策略,引导学生尝试自制悬挂引体运动器械装置,要保证学生在体能运动中的安全性,强调教具的安全承重系数,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汽车的废旧安全带或是登山绳作为悬挂带,并根据学生自身的身高体重调整横杠的高度。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家庭中的墙面、门框,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尝试利用脚手架制作多高度的单杠,完成体育运动器械的设置,形成多样化的课外体能运动环境。然后,教师需要布置每日的引体打卡活动任务,由家长监督指导学生完成日常的家庭体能素质锻炼,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上肢活动力量,还可以有效延伸课外的体育运动活动场景。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制作课外体育运动器械,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运动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能素质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坚毅不拔的意志品格。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师需要遵循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特点,以及运动技术的成长规律,积极探索自制体育运动器械的多样化设计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因此,教师需要细心留意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多思考如何对废旧物品进行科学改造,并将其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不仅可以打造个性化的体育学习环境,还让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体验。同时,教师在体育运动器械的制作与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爱护,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运动器械,积极渗透丰富的育人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孟丝雨 . 塑料体育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 塑料工业 ,2023,51(11):194-195.

[2] 余江平 . 论趣味田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田径 ,2023(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