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本土文化建设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毛春晓
伊川县直机关幼儿园杜康路分园
本土文化是指包含本地域的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智慧结晶,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幼儿园管理者应从本土文化中汲取教育元素,在环境创设中引入具有特色的化符号。同时幼儿园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将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间增强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幼儿园。
一、引入文化符号载体,创设文化教学环境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在教学育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设置当中,引入具有丰富地方文化的自然景观、民间艺术、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可视化与互动性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的触摸和接触中,深刻感受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幼儿园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将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转化为地域文化符号。例如,某地幼儿园结合当地的“莲花”文化标识,在幼儿园的雕塑和壁画中展现出莲花的千姿百态,传递当地的独特花文化理念。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素材打造具有丰富野趣的户外环境,搭建区域内的草原沙水池,投放丰富的低结构材料,激发幼儿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强烈探索兴趣。同时幼儿园还需要充分利用走廊、楼梯转角,设计传统本土文化展览区展示优秀的国画、书法、民间器物等作品,构建幼儿园的行走文化课堂。就比如在沿海地区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沿海地区丰富的贝壳、鹅卵石等资源,搭建趣味的观海主题园区,让幼儿在观海、赶海的亲近自然活动中,初步感受山海文化,潜移默化间滋养幼儿的文化情感。
二、文化资源创新转化,开展园本课程体系
幼儿园立足幼儿的思维成长特点,需要充分挖掘当地优质文化资源,开发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有效激发幼儿的认知潜能,促进幼儿在文化领域中的个性化发展。幼儿园应当从自然资源、传统风俗、特色饮食文化等多种角度出发,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化色彩课程。例如,幼儿园可以积极借助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开发植物种植、节气文化等生活化的课程模块。引导幼儿种植当地的特色蔬菜,观察种子发芽、果实成熟的过程,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种植的过程,体会不同节气的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节气与自身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幼儿逐步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同时幼儿园还132
应当积极挖掘当地独特的民间艺术,开发具有实践性的活动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当地独特的民间非遗传承艺术,如踩高跷、赛龙舟、舞狮、陶瓷制作等。教师带领幼儿积极开展美工制作,运用陶泥仿制陶瓷器具,运用彩绘设计具有民族色彩的图案,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幼儿认识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加强教师文化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幼儿园需要依托当前本土文化的建设思想,组织开展针对教师的文化提升培训活动,积极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化认知能力,让幼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播理念。同时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文化转化培训活动,锻炼幼儿教师的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使其能够更加契合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园应邀请当地的教育专家积极讲述当地的历史民俗、艺术风格特征,组织教师开展文化读本学习。同时还应当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开展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古村落、博物馆,持续丰富教师的精神内核,挖掘文化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教育价值。教师积极组织教学案例研讨,设计文化工作坊等特色活动,有效拓宽幼儿的学习活动范围,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本土特色文化元素。并且幼儿园还应当积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体系,将文化课程的开发纳入教师的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从而激发幼儿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积极开发特色课程的学习动力,构建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能力。
总而言之,本土文化传承应从幼儿阶段抓起,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应当以幼儿的成长经验为基点,构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教学环境,引导幼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并且幼儿园应开展针对教师的分层培训与教研支持,打造高质量的园本课程体系,从而推动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继文 . 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 三步走 "[J]. 今日教育 : 幼教金刊 ,2023(4):1-1.
[2] 周隽琰 . 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区域幼儿园课程建设经验探索 [J].福建教育 ,2024(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