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主题作业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顾铭瑜

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215128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作业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主题作业作为一种新型作业形式,强调以主题为中心,通过富有意义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然而主题作业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诸多挑战,亟需系统探究其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立足英语学习活动观分析小学英语主题作业实施困境,探索设计与评价策略,期望能够构建科学高效主题作业体系,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小学英语主题作业实施现状分析:问题呈现,困境突显

当前小学英语主题作业实施过程中表层问题日益凸显,大部分学校仍停留于传统作业思维框架内,主题作业形式呈现单一化倾向往往局限于简单书面练习或机械记忆任务,缺乏活动设计创新性与趣味性。主题选择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作业内容与真实语言情境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教师对主题作业理解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将主题作业等同于题海训练或简单话题扩展未能把握主题作业强调语言实际运用本质。主题作业实施缺乏系统规划随机性较强,未能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难以形成螺旋上升知识结构,学生参与度不高,主题作业设计未充分考虑学生差异缺乏层次性与选择性,导致部分学生完成任务积极性不足。

深层困境则体现于理念执行与资源支持层面,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仍然根深蒂固,教师家长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导致主题作业流于形式,主题作业实施面临时间空间限制课堂教学时间紧张,校外实践机会不足难以保证主题作业充分展开。教师主题作业设计能力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培训与指导,设计水平有限,学校评价体系不完善对主题作业价值认可度不高,评价标准模糊难以客观评估学生表现。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家长对主题作业认识不足参与意愿低,支持力度弱影响主题作业实施效果,跨学科整合意识缺乏,主题作业常局限于英语学科内部未能有效整合其他学科知识资源,限制了主题拓展空间与深度。

二、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活动融入,能力培养

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境创设将英语知识融入真实生活场景中,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技能。主题作业设计先应明确主题目标确保与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需采用多元化任务设计包括调查访问、手工制作等形式,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需求。要注重跨学科整合,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拓展语言运用深度与广度,同时强调合作学习机制,鼓励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培养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主题作业应具有层次性,设置基础型、发展型、挑战型任务满足不同程度学生需求,注重资源支持提供充分学习材料与平台,为学生主题作业完成提供保障,使主题作业成为连接课内外学习桥梁转化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有效途径。

以译林版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 为例,教师应当围绕我们班级物品大调查主题设计系列主题作业,先组织学生制作英文调查表包含 pencil、eraser 等单词,设计“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等调查问题,然后学生分组开展班级物品调查,每组负责特定物品种类运用所学数字词汇与 How many 结构进行信息采集。接着引导学生将调查数据整理成图表,制作班级物品分布海报标注不同物品数量,随后组织班级物品管理员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模拟管理员清点物品用英语报告库存情况。进一步拓展为爱心捐赠环节,学生讨论班级多余物品可捐赠数量用英语写简短捐赠计划,最终举办班级物品展示会,各小组用英语介绍调查结果与捐赠计划。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评价策略探索:过程关注,成长导向

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评价应转变传统结果导向评价模式,构建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先强调过程性记录,通过建立主题作业档案袋收集学生主题作业完成各阶段表现,形成完整学习轨迹。注重多元主体参与,鼓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提供多角度反馈,重视多维评价标准超越语言准确性单一维度,将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创新性等纳入评价范畴。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不同起点与成长速度设置个性化评价目标,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以肯定鼓励为主增强学习信心,最后强调反馈应用机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实现评价促进学习循环。这种过程关注、成长导向评价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引导自主反思培养学习能力,实现语言学习长期发展目标。

以译林版三年级上册 Unit 2 What's your name? 为例,教师应当设计班级朋友新名片主题作业评价方案,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制作英文名片创意性、自我介绍语言表达流畅度、小组采访交流积极性等多个维度。先建立名片设计师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从草图设计、内容编写到成品制作全过程捕捉每个学习进步瞬间,引入名片展示墙互评环节,学生贴出自己设计名片同学间相互留言评价,教师提供评价词汇参考如 creative、clear、friendly 等培养评价语言运用能力。设计认识新朋友活动评价表包含能正确询问他人姓名、能清晰介绍自己等项目,学生进行自评标注已掌握、需练习等不同等级,组织友谊联络簿展示活动,学生将采访所得同学信息整理成小册子,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关注信息收集完整性与语言表达准确性。通过这一多元评价体系,学生在互动评价中加深对 What's your name? 等核心句型理解与应用,培养自我评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体验语言学习成长过程。

结论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构建小学英语主题作业教学体系,应正视现实困境,创新设计理念完善评价机制,主题作业实施需突破传统束缚强化活动导向与任务驱动,创设真实语言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设计策略应注重多元互动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外显,评价体系需关注学习过程建立成长档案,形成多维评价标准。通过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主题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英语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邢古月.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4(21).

[2] 赵莹莹 . 小学英语主题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探究 [C]//2024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下).2024.

[3] 宋泓.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J].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