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当诗人遇见AI:数字人技术重构小学语文古诗词跨时空对话课堂

作者

王碧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小学 730000

一、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古诗词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时间久远,时代不同,传统古诗教学存在着形式单一,教与学分离、学生理解困难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技术逐渐走入教育领域,其高仿真、交互性强的特点,为古诗词教学带来新的可能。当数字人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结合,就如同让李白等古代诗人“ 穿越” 到现代课堂,与学生展开跨时空对话,这种创新模式有望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的与古诗词融合,更能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意义,真正将传统文化刻在心中并得以传承,增强学习效果。

二、数字人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Jonassen, D. H.,1991)。在古诗词中,可以通过构建古诗词创作背景场景,如还原盛唐时期的长安街景,让李白“ 置身” 其中,向学生讲述诗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甚至可以重新他与好友送别时的场景等,让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以单一文字的形式,也不仅仅是老师一味的讲解,而是让学生与李白互动,了解古诗词的创作原因、场景,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二)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体验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 (Wilson M.,2002)。数字人以其逼真的形象,丰富的表情,简练的语言,将诗词的情感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例如,在讲解《赠汪伦》时,数字人通过表现乘船离开、挥手告别等动作,脸上惆怅的表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深厚友谊,使抽象的情感通过具象的场景被直观感受。

三、数字人技术重构小学语文古诗词跨时空对话课堂的优势

(一)情境再现,增强学习代入感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多依赖课本文字讲解和多媒体图片展示,而讲解和图片往往是静止的、单一的,难以呈现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情境,而学生由于年龄、学情、时代等原因,难以体会当时的诗意。数字人技术能够通过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重现与古诗词内容相匹配的场景。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数字人可以带领学生“ 亲临” 庐山,感受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磅礴气势,同时,数字人李白可以讲述自己游览庐山时的心境,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诗人创作的现场,大大增强学习的代入感和对诗歌的理解,加深了印象,一起感悟诗人的情感 。

(二)情感传递,深化诗歌理解

古诗词往往短小精悍、情感丰富,而小学生由于年龄、阅历、认知有限,对成年人这种思想感情难以体会。数字人恰恰可以通过技术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展现,更好的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让小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比如,在讲解李白的《古朗月行》时,数字人能够通过月亮的形状、瑶台镜和白玉盘等,还原儿时对月亮的好奇和天真认知,寄托了对无忧无虑童年时光的怀念 。

(三)互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去还原诗歌的场景,加上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而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是有限的。数字人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诗人穿越。学生可以向数字人李白提问,如“ 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 您都喜欢游历哪些名山大川?” 数字人基于预设的程序和知识储备进行回答,这种互动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主动思考 。

四、数字人技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跨时空对话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利用数字人创设预习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发布数字人制作的预习视频,让数字人贯穿整个古诗学习。例如,数字人以向学生打招呼,并简要介绍即将学习的诗歌背景和相关的故事,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 猜猜我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情?” 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诗歌,提升预习效果 。

(二)课中:开展跨时空对话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数字人形象。以学习《将进酒》为例,数字人李白拿着一壶酒在课堂上“ 出现” ,先声情并茂用古代的方式地朗诵诗歌,然后与学生展开对话。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提前设置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询问诗歌中

典故的含义、诗人创作时的心境等不理解的问题,数字人进行解答。同时,学生也可以扮演场景中的角色,模拟与诗人饮酒作诗,增强趣味性,有更真实的学习体验。

(三)课后:借助数字人巩固拓展学习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与数字人进行深入的交流。数字人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推送相关的拓展内容,如李白自传、相同主题作品对比等。此外,数字人还可以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并且进行精准点评和指导,根据学生基础,进行分层指导,按需定制 。

五、数字人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案例设计

某小学在二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开展数字人教学实践。课前,教师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现数字人李白创作这首诗歌的历史背景,数字人李白亲身讲述自己在创作诗歌时的境遇及心情,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诵诗歌,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异议解答,“ 为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 “ 真的经过测量吗?” 可以通过诗人的表情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课后,数字人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设置学习内容。

(二)教学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表现观察发现,采用数字人教学后, 85% 的学生表示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78% 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在知识测试中,参与数字人教学班级的学生在诗歌赏析和背景知识问答等方面的表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式,也更获得学生的喜爱 。

六、数字人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1.技术要求较高:数字人的使用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并且需要与自己的课堂内容相匹配,这对大部分的老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限制·。t

2.内容开发难度大:要使数字人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良好效果,需要开发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对话内容和互动场景,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3.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数字人形象新颖有趣,部分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过度关注数字人画面,而忽略了学习内容。t

(二)应对对策

1.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加大对教育技术的投人,鼓励企业开发适合教育场景的低成本数字人技术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咖强师资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字人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内容开发水平,同时,教师与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t

3.哈理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数字人展示和互动的时间与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t

七、结论

数字人技术为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带来新的的思路和方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古人为榜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家国情怀,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限制,跨越时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尽管数字人技术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但仍旧为小学语文诗词学习和教学带来全新的体验,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Jonassen, D. H. Objectivism versus constructivism: Do we need a new philosophical paradigm[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1, 39(3): 5 - 14.

[2] Wilson M. 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2, 9(4): 625 - 63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样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8(06):1-10.

[5] 王佑镁,伍海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4):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