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核心要点构架
薛庆
临猗中学校 044100
前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通过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探究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从而获得整体素养的提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时,需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对学生兴趣喜好、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等情况的了解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有意识的教学引导下,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和任务的达成,实现自主地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具体来讲,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需立足于课程教材知识,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1]。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启发引导性,让学生能够沿着正确思路展开学习,避免学生钻牛角尖。此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让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工具进行亲身的实践探究,进而在实践操作中提升技能水平,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总的来说,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能够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内化,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程教学相关联的图片、视频,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明确教学主题。随后,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生物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切实体会实验过程,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探讨
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探究式学习法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分组,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深入探讨,实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进而取长补短,使学生获得共同进步。换言之,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达成小组任务,从而获得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能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看待问题,找出问题的不同解法,从而发挥出不同组员的潜能优势,增强学习信心[2]。此外,当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出现分歧时,学生可以通过彼此间的辩论、实践和验证,统一观点,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倾听,获得辩证性思维的培养。在小组合作结束后,各小组需选派代表分享任务成果,并由其他小组及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给出有效建议,让学生能够据此完善成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比如,在教学有关“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传授完基础知识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分小组对本次教学的核心重点进行探讨分析,由此产生独属于自己的见解,并将其与其他小组进行共享交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获得思维、口语交际、合作等能力的提升。
三、案例分析,联系实际生活
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在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围绕着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实现对生物知识的吸收内化[3]。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采取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现实中的生物案例,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有效、灵活地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知识应用水平的提升。此外,还可以借助案例,将晦涩难懂的抽象理论以直观、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对其产生强烈兴趣[4]。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学会多角度地思考,获得生物思维的开发,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由于教师引入的案例都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学生在进行分析时,需立足于实际,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探究知识的本质内涵,从而实现对其的深化理解,找出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将其构建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实现深度学习,并由此获得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比如,在教学有关“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内容时,教师需提前搜集与之关联的案例,如猫叫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并在导入环节播放视频为学生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对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有初步认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案例,分析如何预防和规避染色体变异情况,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还能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具备良好的知识应用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延伸,让学生从社会、伦理、法律等不同视角看待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需秉持着“ 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实施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有意识、有目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并在亲身的实践操作中获得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潇.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J]. 高考, 2024, (19):74-76.
[2]曹瑞莲.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J]. 高考, 2024,(28): 36-38.
[3]李艳,郭丹莉.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 (33): 75-77.
[4]肖剑.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N]. 科学导报,2024-02-20 (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