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
杨艳玲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国小学 155100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与价值观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内涵 , 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挖掘教材文化元素,传承经典精髓
(一)解读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道德价值,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许多寓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应让学生通过解读、学习寓言故事,获得启发、感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例如,学习《守株待兔》后,可以先启发学生分析农夫的心理、行为等,再给学生讲解故事想要表达的道理是什么,让学生明白守株待兔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不劳而获的做法,要学会付出劳动,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然后再对学生介绍寓言故事出自哪本书,了解故事的出处《韩非子》:对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法、势的一些观点做以讲解,这样将寓言故事的外延也拓宽了。
(二)分析神话传说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想象和反映的集体创作,具有神奇的幻想和浪漫的色彩。可以带领学生解读神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心目中的盘古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主要内容,如关于世界起源的内容: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等,让学生知晓古人在探寻世界起源问题时的思考。
二、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增强文化体验
(一)举办经典诵读比赛
经典诵读比赛是让学生有兴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领略经典的魅力。例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同学们精选了《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典片段进行诵读,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有声有色,把对经典的感悟通过朗诵展现出来。通过这个活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二)开展文化主题演讲
文化主题演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思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设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演讲,可以安排“孝道文化”“诚信美德”等主题,学生需要准备相关的演讲稿。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把思绪理顺,用语言传递出自己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例如,在“孝道文化”演讲过程中,学生讲述的有关“孝”的古代故事有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还联系自身体验,讲明如何把孝做到当下生活中。
三、营造文化育人氛围,熏陶学生心灵
(一)打造校园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直观的文化育人载体,在无形中学子们可以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建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如诗词长廊、文化雕塑等。在学校建成一条诗词长廊,长廊两侧墙壁上都刻有经典诗词。当学生们课间在校园中散步时,他们可以在长廊中观赏诗词,感受诗词韵律和意境的美好。在校园中建立文化雕塑,如孔子像、李白像等,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名人的风采。
(二)开展文化主题班会
文化主题班会即集中地对学生实施文化教育,教师可定期开设班级文化班会,引导学生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题,组织“茶文化”的主题班会。对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从古至今的演变脉络,及其中国各色名茶种类等进行介绍。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泡茶,不仅可以感受到茶文化的优雅,还可以还感受到茶文化的细腻之处。接着,让学生们对茶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进行分享,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茶文化的意义与内涵。
四、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拓展文化视野
(一)借助在线学习平台
学生们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平台,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便捷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平台拓展了学生们文化学习的渠道。例如,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上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如书法、绘画、戏曲等。可以推荐学生学习这些课程,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之间可以交流互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另外,在线学习平台还提供了一些文化知识竞赛、打卡学习等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利用社交媒体互动
社交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和学生进行互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可以创建班级微信群、QQ 群等,定期分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一些文章、图片、视频等。例如,在春节期间,对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故事进行分享;在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祀文化。同时,鼓励学生在群里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拓展文化视野。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挖掘教材文化元素、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利用信息技术助力等路径,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龙 , 刘爽 . 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以“以月传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月亮文化意蕴研究”为例 [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12):16-20.
[2] 程梓欣 . 浅析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基于“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 [J]. 新智慧 ,2024,(3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