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布置与设计研究
王鹏翔 付海海
北京师范大学新余附属学校 江西新余 338000
一、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作业布置与设计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双减”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与设计初中物理作业,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布置与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一)作业量过大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多做题才能提高成绩,导致初中物理作业量过多。学生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休息和娱乐时间被严重挤压,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缺乏针对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对于学习基础较好和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作业可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而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作业可能难度过大,导致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式简单
许多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只注重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作业的过程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布置与设计的策略
(一)优化书面作业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书面作业设计是关键。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准筛选作业题目,剔除那些陈旧、重复、无意义的题目。例如,在讲解完力学基础概念后,不再布置大量单纯考查公式套用的简单计算题,而是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如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计算一辆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行驶时所受的摩擦力变化情况,以及这种变化对汽车行驶安全的影响。
同时,要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一些基础概念的辨析题和简单计算题,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布置一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如设计一个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的实验方案并计算结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一些拓展性和创新性的题目,如探究不同因素对电阻大小影响的深度研究题目,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此外,书面作业的题型也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外,增加一些简答题、实验设计题等,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增加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能够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作业。比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后,让学生利用镜子、水杯等物品,在家中完成“筷子在水中弯折”“潜望镜的制作”等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原理。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还可以开展物理调查作业。如在学习能源相关知识后,组织学生调查家庭用电情况,包括每月用电量、主要用电设备及其功率等,并分析如何通过合理使用电器来节约能源。这种调查作业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节能意识。另外,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科技制作活动,如制作简易的电动机、发电机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探究作业
探究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并进行实验研究。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提出问题“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不同的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进行实验,测量声音在这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怕失败。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不断完善探究方案。通过探究作业,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作业评价方式
在“双减”背景下,完善作业评价方式至关重要。评价应多元化,不仅关注作业的结果,更要重视作业的过程。教师评价可以采用等级制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等级制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语则能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例如,对于一份实验报告作业,教师可以在给出等级的同时,写上“实验步骤设计合理,数据记录准确,但在对实验误差的分析上还可以更加深入,下次可以尝试从更多方面进行探讨”这样的评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自评和互评也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收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互评则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在互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发现自己的差距,从而提高自己的作业质量。此外,还可以建立作业评价档案,记录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态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能根据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
结论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布置与设计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教师应遵循适量性、多样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发展性原则,优化书面作业设计,增加实践作业、探究作业和小组合作作业,完善作业评价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与设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业布置与设计的方法,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新余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后作业布置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S202314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朱俊峰 . 分层作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3).
[2] 张青云 .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