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探究
马艳芳
雄安容西和平小学 071700
引言: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的体能训练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如今,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更是为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其整体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社交及认知等多方面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逐渐得到了应用。它强调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采用系统化、综合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组织,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中,大单元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体育教学中碎片化、单一化的问题。而在“大单元”框架下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则能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互为支撑、协调一致的教学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还能培养其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探索“大单元视角下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与特点
大单元教学模式起源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它是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框架的教学设计理念。其核心理念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规划,把一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技能训练、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组织,从而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系统地学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1]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多地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具体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多个环节中形成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理解,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练习和竞技机会,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实施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是一种综合性、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全面发展。首先,学习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活动的基本原理,掌握必要的技能。其次,练习环节是学生巩固技能、提高体能的关键阶段。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技能的掌握,提升运动能力。[2]第三,比赛环节不仅是对学生所学技能的实践检验,更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增强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比赛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与竞争,学习团队合作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最后,评价环节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运动表现的反馈过程。通过及时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练、赛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其优点与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
这四个环节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在“大单元”教学的框架下,学、练、赛、评四个环节应当是连续的、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通过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意识。[3]
三、基于大单元视角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实施的优势
首先,大单元视角下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有助于系统化、完整地组织教学内容。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全面的教学设计,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碎片化、局部化的教学问题。通过长期、连续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性思维,而不仅仅是单一技能的掌握。其次,该教学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在学、练、赛、评的环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参与者和评价者。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得到了有效促进,课堂氛围也更加生动和活跃。第三,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调整自己,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比赛环节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而评价环节则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训练提供指导。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在技能上得到提升,更能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等方面获得锻炼和成长。
四、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尽管“大单元视角下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如何有效整合“学、练、赛、评”四个环节,是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常常是割裂的,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各环节中合理衔接,做到有序推进。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上进行精心安排,确保每个环节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或缺失。其次,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练习计划是另一个挑战。[5]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中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教学资源和场地条件的限制也是实施这一策略的重要障碍。体育教学需要较为丰富的教学器材和宽敞的运动场地,然而,在一些条件较为有限的学校,教学资源和场地的不足可能会影响教学的开展。因此,学校应尽量改善体育设施,并与社区、家庭等多方资源合作,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支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视角下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这一教学策略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倩.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视野,2024,(20):80-82
[2]林聪辉.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4, (1 9):79-81.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19.025.
[3]周俊武.基于“学、练、赛、评”的小学体育创新性课堂教学实践——以五年级“投掷:后抛实心球”为例[J].现代教学,2023,(07):9-10.
[4]娄培龙.“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探究[J].体育视野,2024,(21):79-81.
[5]林庆信.“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以足球教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4,(3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