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化背景下电工高级工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徐宏斌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一、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而教学资源作为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支撑,其开发与应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深入研究电工高级工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学一体化的内涵与特点
2.1 内涵
工学一体化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它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际的生产、科研或服务环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特点
理论与实践融合: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实现知行合一。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紧密围绕实际工作过程展开,使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校企合作紧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供真实的工作项目、案例和实践环境,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实施教学评价。
三、电工高级工课程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3.1 现有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教学资源仍然以传统的学科体系为框架,理论知识讲解过多,与实际工作场景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导致实践能力不足。
资源形式单一:主要以教材、课件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虚拟仿真软件、在线学习平台、企业实际案例库等。这种单一的资源形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乏企业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企业参与度较低,资源内容未能充分体现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毕业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企业工作。
更新不及时:电工技术发展迅速,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然而,现有的教学资源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及时反映行业的最新变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滞后,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2 对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影响
教学效果不佳:由于教学资源存在上述问题,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教学资源,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学生在就业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岗位培训,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也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电工高级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原则
4.1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紧密围绕电工高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明确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根据职业能力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开发“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教学资源时,应根据企业实际工作中对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的技能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4.2 基于工作过程
按照电工高级工实际工作过程的顺序和逻辑关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将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复杂设备电气故障诊断与检修”这一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将其分解为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查、故障修复等步骤,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逐步掌握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技能。
4.3 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
及时引入行业内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使教学资源能够反映电工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确保资源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例如,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资源中可以增加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电气系统等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前沿技术,提高就业竞争力。
4.4 多样性和趣味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虚拟仿真软件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同时,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案例、项目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5 开放性和共享性
建设开放性的教学资源平台,允许学生、教师和企业人员随时访问和使用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例如,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学视频、课件、练习题、案例库等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和企业人员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教学经验和行业动态,共同完善教学资源。
五、电工高级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内容
5.1 教材与讲义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的编写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教材。教材内容应包括工作任务描述、工作过程分析、相关知识与技能讲解、实践操作指导、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编写配套的讲义。讲义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学习笔记空间。同时,讲义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内容,如行业前沿技术介绍、新技术应用案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2 课件与教学视频
制作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课件应采用图文并茂、动画演示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同时,在课件中融入实际工作案例、操作视频等素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拍摄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包括理论知识讲解视频、实践操作演示视频、企业实际工作场景视频等。教学视频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例如,制作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实践操作演示视频,让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操作步骤,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Z].2020.
[2]王建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ABB 中国.工业机器人维护工程师培养白皮书[R].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