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 STEM 教育跨学科融合教育研究

作者

赵欣怡 赵哲

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 安徽滁州 239099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双减”政策是中共中央于 2021 年 7 月联合国务院印发,旨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尽量减少因熬夜补作业或学习的情况而导致睡眠不足、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课堂补觉等适得其反的效果。

具体实施是通过两个方面: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各学校都被要求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确保设置的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给出的标准,并且严禁教师给家长布置或暗示家长布置作业的情况。同时,明确了各个年级的作业量,设计的题目要提高质量并做好题目的后续讲解工作。

2.小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

挑战就是学生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深受互联网影响,不仅互相攀比、竞争激烈,大量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疯狂的报补习班而给孩子造成的巨大学业压力,以及网络不好的一面深刻的影响学生,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

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教育部门不仅推出了多项政策支持小学教育,例如上文提到的“双减”政策,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自由、快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而且现在的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例如智慧课堂的构建、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开展等。

3.STEM 教育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STEM 教育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并且可以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更好的应对将来遇到的复杂多变的问题。STEM 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并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尽可能的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1.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 STEM 教育跨学科融合的现状

“双减”政策的下达致使许多教育机构和布置的作业量受到大幅度限制,使得学生拥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参与 STEM 教育这样的素质教育,且部分学校已经着手开展了各种 STEM 教育项目,例如机器人制作、编程课程、科学实验等等,这些项目都融入了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在实践中学习,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分析小学 STEM 教育跨学科融合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很多小学教师教学以提高成绩为最终目的,却没有意识到教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没有跨学科教育的能力、设计相关课程的能力。

(2)缺乏专业教材,现在市场上的教材还是以输出传统知识为主,无专业教材会使开展 STEM 教育难度加大。

(3)相关设备匮乏,很多学校无法达到配备相关实验仪器的标准。

(4)学生和教师思维的固化,大多数学生教师长期输出或接受单学科教育,对于跨学科教学学习都需要长时间的适应。

二、文献综述

(一)STEM 教育的概念与发展

1.STEM 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STEM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它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学科英文首字母缩写。这种教育方式是强调将这四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深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2.STEM 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美国是 STEM 教育的发源地,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实施,当今更是有作为国家战略的倾向,除此之外,还有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在本国内积极发展 STEM 教育。STEM 教育在国内的发展也在逐步提高,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STEM教育的发展,更是从高等教育逐渐向义务教育阶段扩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注重将STEM 教育理念融合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跨学科综合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核心素养理论、系统论、建构主义以及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等。这些理论基础共同构成了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基础,为跨学科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方向。

三、小学 STEM 教育跨学科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壁垒与融合难度

1.课程设计整合难度大:

跨学科教学需要对不同学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整合过程中还需考虑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跨学科知识。[1]

2.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目前,许多教师的知识储备仍然局限于各自的学科领域,缺乏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掌握,这增加了跨学科融合的难度。

3.教学方法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跨学科教学的需求。教师需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二)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差异

1.知识体系难以衔接:

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存在差异,这导致在跨学科融合过程中,知识体系难以有效衔接。

2.学生学习适应问题:

学生长期接受单学科教育,对于跨学科学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他们需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学会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促进小学 STEM 教育跨学科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与团队协作

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跨学科教学团队,共同设计、实施和评价跨学科课程。

(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1.开发跨学科 STEM 课程: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跨学科 STEM 课程。课程应涵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个领域,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整合不同学科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明确跨学科融合的目标和主题,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设计综合性的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项目式学习:

引导学生围绕某个具体项目或问题展开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3]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促进跨学科学习的深入开展。[4]

五、关于跨学科融合教育现状、成效等问题调研

(一)调研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的具体研究对象为合肥市长丰县部分小学的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年级,覆盖了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群体,确保了调研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2.样本选择

本次调研共收集了 141 份有效问卷,样本量适中,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放问卷,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对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态度和看法。样本的选择覆盖不同年级、性别和了解程度的学生,确保调研结果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 宁 玉 霞 . 初 中 信 息 技 术 课 程 跨 学 科 教 学 策 略 浅 析 [J]. 甘 肃 教 育 研究,2024,(11):59-61.

[2]张秀莲.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08):184-186.

[3] 文正玉.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究[J]. 广西教育,2024,(22):82-85.

作者简介:赵欣怡,滁州学院本科在读;赵哲,滁州学院助教。

基金资助:2024年度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S20241037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