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村初中七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作者

肖玉

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镇中学  113217

引言

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品质涵盖乐观、坚韧、感恩、友善等多个维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塑造健全人格。然而,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农村初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境,教学资源匮乏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建设专门针对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资源库,能够有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丰富素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1 农村初中七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初中七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学生角度看,七年级学生正处身心发展关键期,个体差异明显,该资源库能提供丰富多元资源,满足他们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上的个性化需求,助力其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就教师而言,资源库为教学提供海量素材与多样案例,有助于教师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2 心理特点

2.1 情绪波动较大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全新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以及陡然增加的学业压力,如同多变的天气,使得他们的情绪极易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在小学阶段,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大多能轻松应对。然而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能就会让他们陷入深深的沮丧与自我怀疑之中,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学习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新环境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在集体活动中有出色表现,又能瞬间让他们兴奋不已,充满自信。

2.2 自我意识增强

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显著增强,他们开始格外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与评价,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走在校园里,他们会在意自己的穿着是否得体,言行是否恰当,担心被同学嘲笑或看不起。对自我的探索欲望愈发强烈,常常思考“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尊心也变得极为敏感,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能就会让他们难过许久,而一次真诚的表扬则能让他们开心一整天。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也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困惑和矛盾心理。

2.3 同伴关系重要

在农村初中七年级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了熟悉的小学伙伴,他们迫切希望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融入集体,获得同伴的接纳和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快乐和陪伴,更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和发展社交技能的重要源泉。课间休息时,他们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玩耍,分享彼此的小秘密和新鲜事。

3 农村初中七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

3.1 精准调研,明确资源需求

在建设农村初中七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学资源库前,精准调研不可或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面的实际需求。与农村初中教师交流,掌握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对资源的期望。同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所需的支持。分析农村地区特有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的作用。比如,农村注重邻里互助的文化传统,可据此开发相关资源强化学生的友善、合作品质。

3.2 多元收集,丰富资源类型

为丰富教学资源库,需采用多元收集方式。一方面,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筛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网站、教育资源平台等,下载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教案、课件、科普动画等。购买正版资源,如权威的心理学教材、绘本、影像资料等,保障资源的专业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鼓励学校教师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资源。例如,编写以农村生活为背景,体现积极心理品质的校本教材;录制包含农村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教学视频。

3.3 科学分类,精细资源管理

科学分类与精细管理是保障教学资源库高效运行的关键。依据积极心理品质的不同维度,如认知、情绪、人际关系等,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一级分类。在每个一级分类下,再根据具体内容进行二级、三级细分。

3.4 强化应用,推动持续发展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在学校层面,鼓励教师将资源库中的内容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例如,在心理健康课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案例、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反思。开展基于资源库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七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合理规划内容架构、广泛收集整合资源,并积极推动资源库的应用与推广,能够满足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面的需求,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持续优化和完善资源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强化培养的策略. 孙惠玲. 河南教育( 基教版 ),2025(05)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初中学生良好学习心理品质研究. 王应慧. 学周刊 ,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