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设备安装控制与质量管理工作分析

作者

王野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7

   

引言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作为建筑、电力、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能源利用的安全性以及建筑整体功能的实现程度。尤其在当前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气系统所承担的功能日益复杂,对安装精度与运行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安装控制与质量管理,保障电气系统在后期运行中的稳定与高效,已成为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尽管近年来国内电气安装行业在技术、装备和标准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工序混乱、施工规范落实不到位、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工程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有必要从全过程视角出发,对电气设备安装控制与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分析,以构建高效可控、精细管理、追溯有据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一、电气设备安装前的准备与控制分析

电气设备安装工作的高质量实现,离不开科学周密的施工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设备检验、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及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等内容。首先,施工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建设及施工等多方进行图纸会审,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施工难点,及时优化调整方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和安全隐患。其次,设备进场前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尤其对高压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等高精度部件必须实行全检制度,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与项目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工序安排、材料设备计划、安全防护措施及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确保施工过程有章可循。此外,施工人员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交底,熟悉电气图纸及相关技术标准,提升其操作规范性和质量意识。通过强化施工前期的管理准备,可有效降低后期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和故障风险,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二、安装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与质量保障措施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通常涉及线路敷设、电缆连接、配电箱组装、设备吊装定位、接地保护、绝缘测试等多个复杂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尤其对于隐蔽工程如地埋管线、墙体穿线等,应进行过程拍照记录和阶段验收,确保后期可追溯。在线缆敷设过程中,应合理选择路径、控制弯曲半径、标识清晰、捆扎规范,并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干扰。设备安装应做到垂直度、水平度符合规范要求,紧固件、接地导体连接牢靠,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震动或位移。接线工作需逐点核查,确保相序、回路对应无误,避免短路、开路及误接线等事故的发生。每完成一项工序后应由专业质检人员进行复核,对关键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实施质量否决制与责任倒查机制,以提升整体施工质量的可控性与可靠性。

三、电气工程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控策略研究

在实际工程中,电气安装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线路布局不合理、接线错误、电缆破损、绝缘性能不达标、设备接地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多源于施工组织不严、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责任心差或技术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源头预防和过程控制两个层面进行干预。首先,从源头治理方面,应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职责边界,推行全过程质量责任制,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人员严守质量红线。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三级质检体系,由班组自检、项目部专检、监理单位复检三级联动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针对高风险环节如变压器安装、母线连接、高压试验等,应由具有高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严禁无证上岗和非专业人员顶岗施工。此外,应完善隐蔽工程记录档案制度,采用数字化影像存档与信息化平台录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质量问题可溯源、责任可追查,有效控制返工风险和运行隐患。

四、信息化技术在电气安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转型深入推进,BIM 技术、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手段逐渐被引入电气安装质量管理中,显著提升了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BIM 技术通过构建三维电气模型,能够在施工前实现碰撞检测与空间优化,避免管线打架、空间冲突等问题的发生,提高设计合理性与安装准确率。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物联网传感器与移动终端实时记录施工进度、关键参数与质量数据,不仅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也为后续施工管理与运维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此外,信息化平台可实现施工任务分发、材料进出管理、质量验收记录与资料归档等功能的集成管理,使工程管理更加精细化、可视化和高效化。在项目实践中,部分企业已构建基于二维码标签的设备管理系统,实时追踪每一项设备的安装、检测、调试与运行信息,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质量记录。未来,应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电气安装领域的普及应用,实现工程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升级。

五、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与能力提升路径

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改进制度。首先,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开展质量回顾与问题归因分析,针对常见质量缺陷开展专项整治与标准修订,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其次,应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技能培训,采用“以赛促训”“线上模拟教学”等方式提升一线人员的技术素质与操作能力。同时,应建立质量管理知识库,沉淀典型问题处理案例与经验总结,为新项目提供借鉴。在企业管理层面,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统筹各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制定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与作业流程,强化制度刚性与执行力。此外,应加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协同联动,构建“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过程质量协同体系,提升整体质量控制效能。通过制度保障、技术支撑与人才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方能真正实现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的提质增效目标。

结论

电气设备安装控制与质量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其复杂性与专业性要求从准备阶段到施工过程再到后期验收每一环节都必须精准把控。通过系统梳理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流程与风险点,本文认为,规范化的施工组织、严格的过程控制、信息化的质量手段与持续的改进机制,是提升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关键路径。未来,随着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电气安装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施工企业应以科技赋能管理、以制度保障质量、以人才推动执行,不断优化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为建设高品质工程项目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牛涛 .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S1):88-90.DOI:10.13655/j.cnki.ibci.2024.S1.026.

[2] 王仕辉 .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探讨 [J]. 全面腐蚀控制 ,2024,38(12):123-126.DOI:10.13726/j.cnki.11-2706/tq.2024.12.123.04.

[3] 冯 晟 琦 . 化 工 厂 电 气 设 备 及 供 电 系 统 的 保 护 探 究 [J]. 电 工 技术 ,2024,(S2):340-342.DOI:10.19768/j.cnki.dgjs.2024.26.116.

[4] 邹南国 . 电气设备中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改造及分析 [J]. 冶金管理 ,2024,(1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