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许弋
上海海丰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海丰分公司 224100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绿化工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等特点,其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自然环境变化、技术难题、资金短缺等,这些因素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估与控制,将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
(一)风险识别:构建全面的风险清单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全面梳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风险识别需涵盖设计、施工、养护及管理等多个环节。设计环节可能存在设计方案未充分考虑实际环境条件,导致植物适应性差,影响成活率;或设计不合理引发排水不畅、土壤贫瘠等问题。施工环节的风险更为多样,包括材料质量问题,如采购的植物、土壤、肥料等不符合标准;工人操作失误,如种植深度不当、修剪过度等;施工设备故障,如灌溉系统损坏、运输车辆故障等;以及施工环境变化,如极端天气条件对施工进度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养护环节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养护管理不到位,缺乏科学的养护措施,导致植物早期死亡或生长不良。管理环节的风险则包括项目管理水平低、责任不明确、沟通不畅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和资源浪费。
为构建全面的风险清单,可采用多种方法。专家调查法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凭借其丰富的经验识别潜在风险。头脑风暴法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进行集体讨论,激发思维火花,共同挖掘风险点。检查表法则根据以往项目经验,制定风险检查表,逐项对照检查,确保风险无遗漏。
(二)风险分析:量化风险的可能性与影响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量化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这一过程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依靠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对风险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排序。例如,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定量分析则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精确的量化计算。敏感性分析法通过分析某一因素变化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关键风险点。蒙特卡洛模拟法通过大量随机抽样,模拟项目风险的发生情况,评估项目整体风险水平。
以某园林绿化工程为例,在分析施工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时,可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假设工程中植物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若植物价格波动一定幅度,将对项目总成本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确定植物价格波动为关键风险因素,需重点关注。
(三)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项目目标进行对比,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提供依据。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是风险矩阵法,该方法将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划分为不同等级,形成风险矩阵。在风险矩阵中,横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纵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通过两者的交叉点确定风险的等级。例如,将风险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对于极高风险,需优先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其对项目的影响。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自然灾害风险,如台风、暴雨等,其发生概率可能较低,但一旦发生,将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工程整体效果,因此可将其评定为高风险。而对于施工材料价格的小幅波动,其发生概率较高,但对项目总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评定为低风险。通过风险评价,可明确不同风险的优先级,合理分配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一)风险规避:从源头上消除风险
风险规避是通过调整项目方案、改变施工方法等手段,避免风险的发生。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一些无法承受或难以控制的风险,可采用风险规避策略。例如,在设计阶段,若发现某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土壤塌方等安全隐患,可调整设计方案,避开该区域进行绿化建设。在施工阶段,若预测到即将有极端天气来临,可提前调整施工计划,暂停户外作业,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的施工延误和安全事故。
(二)风险减轻:降低风险的严重程度或发生概率
风险减轻是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严重程度或发生概率,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最常用的风险控制策略。在施工材料管理方面,为减轻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风险,可建立严格的材料入场检验制度,对采购的植物、土壤、肥料等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在施工技术方面,为降低植物移栽死亡率,可采用科学的移栽技术,如选择适宜的移栽季节、控制移栽深度、加强移栽后的养护管理等。在项目管理方面,为减轻沟通不畅导致的风险,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方对项目进展、问题及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三)风险转移:将风险责任转移给第三方
风险转移是通过合同或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责任转移给第三方,以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常用的风险转移方式包括工程保险和合同转移。工程保险可将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风险发生时,由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合同转移则是通过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对方。例如,在与植物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可约定植物成活率的保证条款,若植物在规定时间内死亡,由供应商负责更换,从而将植物死亡风险部分转移给供应商。
(四)风险接受:在可控范围内承担风险
风险接受是在风险评估后,认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在可控范围内,决定自行承担风险。对于一些发生概率低、影响程度小的风险,可采用风险接受策略。例如,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轻微设备故障,由于维修成本较低且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可自行承担维修费用,无需采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在风险接受时,需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风险发生时的情况,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四、结论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方法。通过全面的风险识别、深入的风险分析、科学的风险评价,可准确把握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优先级。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的特点和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风险规避、减轻、转移及接受等策略,可有效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确保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随着城市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也需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项目需求,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谢伟. 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D]. 清华大学,2017.
[2] 陈舒婷 .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探讨 [J]. 居舍 ,2023,(25):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