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探析
谭宇红
仁寿县坝达初级中学校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时代诉求
在知识爆炸与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阅读能力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获取信息、提升思维、涵养精神的核心竞争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初中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是系统培养深度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瓶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核心维度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着眼于多维目标的协同发展:
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准确捕捉文本关键信息,理解表层含义,梳理文本脉络与结构。
分析推理与批判能力:深入解读文本内涵,分析写作手法与表达效果,形成个人见解并评估文本价值。
情感体验与审美鉴赏能力:感受文本情感基调,体会语言魅力,培养文学敏感性与审美品位。
迁移应用与创造能力:将阅读所得转化为表达资源与思维工具,运用于写作与生活实践。
三、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兴趣驱动不足:部分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导致阅读的动力匮乏,对阅读不感兴趣。
方法指导缺位:教师偏重内容讲解,偏重答题技巧的训练,从而缺乏系统性的阅读策略传授,导致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薄弱。
思维深度有限:课堂讨论常停留于浅层问答,缺乏高阶思维训练,批判性与创造性思考不足。
文本类型单一:教材选文虽经典但类型有限,推荐的名著不能都印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中忽视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文本、及网络文本的教学。
数字化冲击: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习惯影响学生深度阅读的专注力与持久力。
四、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以兴趣为基,点燃阅读内驱力
创设情境,激发共鸣:利用多媒体、角色扮演、背景故事等方式营造阅读氛围(如《背影》教学可结合 VR 技术展示车站场景,《壶口瀑布》用各种高清视频直观展示黄河的壶口瀑布壮阔情形)。
尊重选择,个性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实施“ 1+X′′ 拓展阅读(如学《西游记》后推荐《镜花缘》),举办“ 好书推荐会” 等。
任务驱动,游戏化设计:设计阅读闯关、知识竞赛、剧本创作等趣味任务(如《水浒传》人物卡牌对战游戏,《西游记》妖怪的设计大赛等)。
(二)以方法为翼,赋能自主阅读
策略显性化教学:系统教授预测、提问、批注、思维导图、摘要等阅读策略(如用“ 表格式” 指导完成《昆虫记》阅读)。
文本类型差异化指导:针对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古诗文等设计
专项阅读路径(如新闻阅读采用结构分析法,古诗采用分类赏析法)。
元认知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调整策略(通过“ 阅读日志” 记录困惑与收获)。
(三)以思维为核,深化阅读理解
问题链设计:由浅入深设置问题(如《孔乙己》教学:孔乙己为何穿长衫 ? 长衫象征什么?→鲁迅批判什么?)。
批判性阅读训练:鼓励质疑作者观点,评估证据可靠性(如对比阅读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
多文本互读:围绕主题整合不同体裁文本(如“ 战争与和平” 主题组合《木兰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
(四)以实践为径,拓展阅读场域
跨学科融合阅读:语文与历史、科学等学科联动(如学习《中国石拱桥》后研究桥梁力学原理)。
项目式学习:开展“ 家乡文化寻根” “ 环保问题调查” 等主题阅读项目。
数字化阅读素养培育:教授网络信息检索与甄别技能,利用“ 学习强国” 、“ 智慧中小学” 等平台拓展资源。
五、教学案例设计示例
课题:《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指导
目标:
理解祥子命运悲剧的社会根源与个人因素
分析老舍京味语言特色
撰写人物评析短文
流程:
预读阶段:发布“ 旧北京人力车夫” 历史资料包,学生绘制祥子人生轨迹预测图。
通读阶段:每天记录“ 祥子关键词” ,小组制作人物关系思维导图。精读阶段:
圈画典型京味语言(如“ 拉晚儿” “ 嚼谷” )
辩论赛:“ 祥子的堕落是否不可避免?”
创读阶段:
为祥子撰写求职简历
创作《假如祥子来到2024》微小说
六、结语:构建阅读能力培养的生态系统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 教教材” 走向“ 用教材教” ,从“ 文本讲解者” 转变为“ 阅读引导者” 。通过营造浸润式阅读环境,构建科学的方法体系,设计深度的思维训练,拓展多元的实践平台,方能真正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锻造其终身受益的阅读能力。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王荣生.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3] 余映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4] 祝新华. 阅读能力层级与测评[J]. 课程·教材·教法, 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