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乡村学校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孔维年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中心小学 广东清远 513200
党中央高度重视“双减”工作,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民族复兴战略高度作出部署,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新班级管理是乡村学校落实“双减”的有效途径,通过优化管理策略提升教育质量,真正实现“减负增质”,服务学生成长。
一、构建良好班级管理氛围
(-)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传统班级管理侧重监控、纪律、服从与控制,易忽视学生需求与全面发展。部分班主任依赖要求、承诺甚至威胁进行管理,易引发学生抵触与疏远,削弱管理效能。班主任需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摒弃绝对权威意识。应建立平等关系,赋予学生民主与尊重,引导其参与决策、共解问题,倡导多元评价,避免唯分数论。初中生心理敏感、个性凸显,渴望认可与鼓励。班主任需注重沟通艺术,倾听学生心声,展现亲和力与感染力,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 二) 构建和谐同事关系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协调各科教师的枢纽。良好班级氛围需全体任课教师协同共建。初中学科众多,教师间的协调与融合至关重要。班主任应主动沟通,善于倾听,增进理解。尊重教师个性,体谅学科难点,共享资源,团结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共赴“减负增质”目标。和谐的同事关系能以身示范,引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 三) 营造积极向上班风
班风是班集体的灵魂,具有强大育人力量。优良班风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需师生合力形成。班主任落实德育是关键。可通过班会、活动、课堂开展励志、感恩、劳动、思政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激发内驱力,培养责任感、荣誉感与使命感,增强抗挫力与生活热情。此外,可每学期设定班级小目标,凝聚共识,激励成员自律自强、勇敢自信,在互助互促中营造积极班风。
二、实施“育人为本”管理模式
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父母监管常缺位,学生易出现自控力弱、沉迷网络、不善表达、缺乏自信与目标等问题。贯彻“育人为本”理念至关重要。首先,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参与兴趣,使其在管理中体验归属感与价值感。班主任可通过细化分工、定岗定责、完善监督机制,实现“人人参与、事事有人管”,培育良好班风。
班主任需公平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常被忽视的中等生。应深入一线管理,结合日常表现、能力特点进行考核。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分享经验,针对性指导。善用鼓励表扬,提升学生自信与抗挫勇气。同时,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给予关爱鼓励,唤醒学习内驱力,明确奋斗方向。
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学会做人、学习、生活、劳动、审美与健体,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管理应是群体间的良性影响,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能全面促进成长。
三、开展“以人为本”的班级活动
初中生表现欲强,渴望证明自我。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可提供协作平台,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增进了解信任,促进五育并举,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成果常与班级荣誉相连,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归属感与责任担当。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发掘兴趣特长,明确未来规划,增强面对挑战的信心。
四、拓展沟通途径,搭建互动平台
(-) 深入学生,畅通沟通
有效沟通是提升班级管理的基础。班主任需先建立信任,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传递关爱。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锻炼思维与表达能力,共塑良好沟通氛围。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如定期一对一或小组谈心,鼓励撰写周记 / 日记,创造轻松沟通环境,洞察学生内心。沟通中尊重差异,关注特殊学生情绪,善于倾听理解,保护隐私,及时帮扶。同时,善用互联网(如班级群)、活动契机、事件评价等多元渠道,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精准关爱引导。
( 二) 强化家校协同
学生发展需家校合力,“减负增质”对双方提出更高要求。班主任是家校合作桥梁与主力,需主动沟通,传递学校教育理念。针对乡村家长外出务工、沟通意识薄弱、观念传统等特点,班主任应建立“传统 + 现代”沟通网络。保留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传统方式,积极利用网络渠道(如线上家长会、微信群),实时分享信息,鼓励家长互动。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开放日、家长课堂、主题活动,使其零距离感受学校教育,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深化合作,为学生成长创造更优环境。
五、树立榜样示范,凝聚前行力量
“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言传身教胜过空洞说教。班主任在管理中,首先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言行,做到诚信、尊重、助人,传播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其次,恪守师德规范,敬业爱生,以高尚师德赢得尊敬。最后,保持终身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与知识结构,勇于探索创新,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唯有率先垂范,展现职业素养与榜样力量,方能培养出品学兼优、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结语
“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示范引领。需变革传统管理模式,拓展沟通渠道,构建平等师生关系;注重榜样教育,培育优良班风;丰富班级活动,优化管理效能;融合创新思路与实践探索,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落实“减负增质”核心任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筑牢立德树人根基。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 .“双减”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J]. 湖北教育 ,2021(24):1.
[2] 聂荣刚 .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J]. 教书育人 ,2022(08):42-44.
[3] 胡永梅 . 新时期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J]. 学校管理 ,2022(23):40-42.
[4] 李立萍 . 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7(15):3.
[5] 吕 淑 霞 . 核 心 素 养 下 小 学 班 主 任 管 理 模 式 的 分 析 [J]. 班 主 任说 ,2022(21):179-182.
[6] 孟洁 . 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2:37-39.
[7] 谌丽媛 .“双减”下小学班主任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J]. 班主任说 ,2022(18):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