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基层的激励机制研究
张茜
吉林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引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层兽医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服务基层意愿与实际行动直接关系乡村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兽医专业研究生下乡动力不足,基层留不住人才现象严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优秀兽医专业研究生服务基层,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关键环节。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基层现状分析,激励机制问题识别
现有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基层兽医工作薪酬待遇偏低,与同等学历人才收入差距显著难以满足高学历人才基本物质需求,工作环境艰苦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专业设备不足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缺乏必要保障措施。职业发展通道受限晋升空间狭窄,专业技术提升机会少学术交流平台缺失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社会认同感不足专业地位提升缓慢,工作价值未获充分认可。
激励措施虽有制定但执行不力地方财政支持不足,配套措施不完善,管理机制僵化难以形成有效激励合力,高校培养模式与基层需求脱节,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基层服务意识。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兽医专业研究生服务基层积极性与稳定性,不利于乡村畜牧业健康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基层需求调研,激励机制要素构建
通过实地走访和焦点小组访谈等多种方式来获取一手资料,调研对象包括兽医专业在读研究生、基层工作毕业生、教育管理人员、基层畜牧站负责人等多元群体。结果显示兽医专业研究生服务基层意愿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薪酬待遇不足、工作环境艰苦、职业发展受限以及社会认同感低下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调研发现基层对高素质兽医人才需求迫切,尤其是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疫病诊疗等专业领域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研究生群体对基层工作持有复杂态度,虽然认同服务基层价值但对实际工作条件、发展前景存有顾虑。基层单位反映现有激励政策执行不到位,缺乏针对性措施难以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高校培养导向与基层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农村畜牧业主体表达对专业人才技术服务强烈期待,愿意承担部分人才引进成本。
基于调研结果,构建一个兽医专业研究生服务基层激励机制多维要素体系,该体系包含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环境支持激励以及政策保障激励五大核心要素群。物质激励要素聚焦经济回报与生活保障,包括建立与专业特点、工作强度、风险程度相匹配薪酬体系,实施绩效奖励制度,提供住房补贴、交通补助、家属就业安置等综合福利设立特殊贡献奖励基金,建立年资累积薪酬增长机制。精神激励要素注重荣誉认同与价值实现,包括设立优秀基层兽医人才表彰制度,组织先进事迹宣讲提升专业社会地位,强化职业使命感教育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氛围。职业发展激励要素着眼长远成长与能力提升,包括拓宽职称晋升通道建立基层服务经历优先评价机制,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支持科研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专家指导制度。环境支持激励要素关注工作条件与生活质量,包括改善办公条件配备现代化专业设备健全安全防护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基层生活便利性。这些要素相互支撑形成系统完整激励体系,满足兽医专业研究生多层次需求。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基层路径设计,激励机制优化完善
明确基层兽医人才权责利提升法律地位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基层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薪酬福利水平,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才需求特点,实施因地制宜激励措施,向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农业农村、教育、财政以及人社等部门合力,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比重,加强与基层单位合作办学,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基层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培养,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组织基层实习见习让学生提前感受基层工作环境,开展就业引导组织基层就业宣讲,邀请优秀基层兽医分享经验树立榜样力量。
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工作制,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将工作业绩与薪酬待遇紧密挂钩,改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设备设施,提供安全防护保障降低职业风险。拓宽晋升通道设立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绿色通道,打破职称晋升瓶颈,搭建学习平台组织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促进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关注身心健康解决后顾之忧,赋予技术创新空间支持开展适应性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尊重氛围通过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优秀基层兽医事迹,提高职业声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组织技术交流活动,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构建多方协作网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支持基层兽医工作合力,推动产业链主体参与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兽医服务价值回报,各维度路径协同推进形成立体化实施网络,实现点线面结合、软硬件并重、长短期兼顾通过激励机制优化完善,有效提升兽医专业研究生服务基层意愿,增强人才稳定性促进高素质兽医人才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推动农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实现。
结论:建立健全兽医专业研究生服务基层激励机制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统一原则形成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多方协同推进格局。通过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提供职业发展空间,优化工作环境条件健全政策支持措施,能够有效激发兽医专业研究生服务基层积极性,提高人才稳定性,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促进农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马艳 , 马永坚 . 基层兽医社会化服务的优缺点及发展建议 [J]. 畜牧业环境 ,2024,(12):154-155.
[2] 谢秀科 . 浅谈基层兽医的服务能力 [J]. 福建农业 ,2015,(04):56.
[3] 王光明 , 拉亲 . 当前牧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J]. 中国动物检疫 ,2010,27(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