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梁丽红 宋亮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
物理学科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内容中涉及了大量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及复杂的物理过程,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望而却步。然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接收这些知识,而信息技术就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强大的交互能力以及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都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教师在教学时,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直观、高效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能有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利用 3D 动画模拟微观物理现象,如通过动画演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或者是原子核裂变的过程,这些抽象的概念都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来帮助学生更简单地去理解。教师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置身于天体运行和电磁感应的实验场景中,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学习物理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视频,如桥梁抗震结构、汽车安全气囊弹出原理等,把这样的视频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用来提升物理教学课堂的活跃性。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时,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一个宇宙空间的情境,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佩戴 VR 设备,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直观地去观察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卫星围绕行星的运转等天体运动现象。教师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去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行星运动的轨迹、速度变化,同时结合牛顿万有引力的定律,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万有引力在天体运行中的作用。通过利用这种生动的情境创设,能够使原本抽象的天体运动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直观易懂,极大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虚拟实验平台,突破实验教学限制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教学下,存在着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操作具有危险性以及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物理实验难以顺利开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就很好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实验平台,以达到突破实验教学限制的目的。虚拟实验平台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再现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现象,学生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可以自由操作实验仪器、改变实验条件,观察不同条件下实验现象的变化,从而去深入理解物理实验的原理和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具有可重复操作的优势,其安全指数也很高,成本也相对较低,可以很好的去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其中有很多的实验都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去完成,而且实验过程中电流、磁场等物理量的变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平台帮助学生用计算机去模拟电磁感应实验。学生在模拟中可以自由调节磁场强度、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参数,去观察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去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而且虚拟实验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数据的实时记录和分析,帮助其更准确地总结实验的规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开展智能化学习评价,实现精准教学反馈
学习评价是开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去精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具有滞后性和主观性的缺点,难以全面,且精准地反映出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学习评价,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面、实时检测。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测试系统和学习行为分析软件等工具,收集学生的相关学习数据,如答题情况、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从而精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薄弱部分,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反馈。
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平台会显示学生在测试中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例如哪些学生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理解不透彻,哪些学生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容易出错等。教师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实现了精准教学,促进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有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一系列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实现精准的教学反馈。在未来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的去探索创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的方法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云 .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探析 [J]. 新智慧 ,2025(07):22-24.
[2] 尹亚锋 .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J]. 中国新通信 ,2025,27(09):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