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AI 在初中地理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付珊珊
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150399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中学教育各学科教学实践成为新趋势,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而初中地理学科因其知识体系特点和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天然契合性。基于新课改理念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初中地理深度学习,分析现阶段应用现状并提出知识构建路径和能力培养策略,为推动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全面发展提供思路。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现状和挑战
从整体教学环境看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教学设备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学科教学需求,以往地理课堂知识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不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内容方面区域地理知识点分散系统性不强,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地理概念抽象程度高学生理解困难,地理现象解释需整合多学科知识增加了学习难度,学习评价体系过分强调考试结果忽视过程性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地理素养发展情况。教师专业能力方面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限,对新技术融入教学缺乏系统认识,教学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
学生学习特点看初中阶段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对地理空间关系理解存在障碍,自主学习习惯尚未形成缺乏有效学习策略,地理实践机会受限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家长对地理学科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形成有效教育合力,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地理学科跨学科特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和其他学科隔离现象明显限制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二、AI 赋能下初中地理知识构建路径和方法
通过智能诊断分析系统精准识别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状况,建立个体学习画像为精准教学提供数据支持,基于智能推荐算法构建个性化学习资源库,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推送难度适宜、形式多样化地理学习材料。知识可视化工具将抽象地理概念转化为直观图像,降低学生学习认知负担,智能问答系统提供即时反馈避免错误理解累积,人工智能支持下地理微课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基于智能技术构建地理知识图谱,将分散知识点系统化连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认知框架。智能导学系统设计阶梯式学习路径,引导学生从基础概念理解逐步过渡到复杂地理问题分析,多媒体教学资源融合文字、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满足不同学生认知风格学习需求,基于大数据分析整合全球地理信息资源保证知识时效性,智能协作平台支持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社会性知识构建,情境创设技术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以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教学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赋能知识构建过程,教师使用智能备课系统分析教材内容,识别气压带风带分布、锋面形成等关键知识点构建单元知识图谱,课前智能诊断系统评估学生对气象要素基础认识从而生成班级知识掌握热力图,教师据此调整教学重点。课堂中气象数据可视化平台实时获取全球气象资料并呈现不同地区气象要素分布,学生直观感知天气差异,气象变化模拟软件展示锋面移动、气旋演变过程,学生理解抽象气象现象成因,人工智能辅助下天气预报实践活动,学生利用气象数据分析工具处理气象资料,尝试进行天气预测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后智能作业系统根据每位学生知识薄弱环节推送针对性练习,气象现象解释平台帮助学生理解日常遇到气象现象成因,气候类型识别游戏通过趣味性任务巩固气候分类知识,学习分析系统全程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形成学习报告,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和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实现知识精准构建和评价。
三、AI 支持下初中地理能力培养策略和实践
智能地图制作工具支持学生开展地图绘制活动,培养空间定位能力和地图阅读技能,数据分析平台帮助处理地理信息,学习图表制作和解读方法提升数据思维,地理模拟实验使学生观察地质变化、气候演变等动态过程,培养规律分析能力,探究学习平台支持问题驱动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智能评价系统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从而全面反映能力发展状况,田野调查活动设计结合线上指导和线下实践从而培养实地观察能力,思维导图工具帮助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系统思考能力,智能讨论平台通过观点交流和辩论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案例分析系统提供典型地理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地理预测模型构建培养前瞻性思维,决策模拟系统创设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情境从而培养科学决策能力,跨文化交流平台连接不同地区学生从而培养全球视野。
以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人口和民族》教学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支持能力培养实践,教师通过运用人口数据可视化平台开展示全球人口分布动态变化,学生通过交互式操作来观察人口密度区域分布特征从而培养空间分析能力,人口统计数据分析工具引导学生处理不同地区人口数据,制作人口金字塔图表。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人口结构特点来培养学生数据解读能力,人口问题模拟系统设置人口增长情境,学生通过调整参数预测未来人口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带来问题,从而培养系统思考能力。民族文化数字资源库整合全国各民族文化资料,学生通过虚拟考察活动从而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俗、服饰特点等,从而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人口政策评估平台创设决策情境,学生扮演政策制定者角色权衡不同人口政策利弊,提出解决人口问题方案培养决策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AI 融合下初中地理深度学习展望和反思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应当实现更加精准学习分析,构建完整学习行为模型预测学习障碍并提供前瞻性教学指导,自适应学习系统应当根据学生实时反应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实现真正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支持下跨学科地理教学应当成为主流,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地理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应当连接全球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开展跨文化交流。人工智能辅助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和教育理念更新,智能教学助手将承担常规教学任务,使教师精力集中于创新教学设计和深度指导。
人工智能融入地理教学实践中需要警惕技术依赖风险,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智能工具忽视基础能力培养,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应当建立完善保护机制。人工智能评价标准需要不断完善,避免机械化评价导致教学目标窄化,技术公平问题有待解决,防止数字鸿沟加剧教育不平等,教师角色转型需要系统支持,帮助教师适应新技术环境,人工智能技术伦理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教育本质。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明确政策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结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为初中地理深度学习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现状和挑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知识构建路径和能力培养策略,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学习资源个性化推送、学习评价多元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发展中需要处理好技术和教育关系,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始终坚持育人本质。
参考文献
[1] 于姬 . 基于生成式 AI 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应用研究 [D]. 青岛大学 ,2024.
[2] 陈畇舟 , 许瑛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 [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24(29):58-60.
[3] 冯哲 .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进研究[J].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