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的实践与思考
曾昭源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在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思政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环,其融入到学生的实习实训阶段,可以视作一种新兴的教育实验。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思政教育与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的结合方式及其成效,通过定性分析和实地考察的方法,深入分析了这种模式下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所遭遇的挑战。
1 高职教育中实习实训阶段思政教育的融入实践
1.1 定性分析与实地考察的数据概述
高职教育中实习实训阶段思政教育的融入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1]。通过对不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和实地考察,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概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 80% 的高职院校已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尝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这表明高校对于思政教育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学生对于实习实训中融入的思政教育普遍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通过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对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学生们也表示通过实践中的思政教育,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的重要性,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积极的影响。
数据分析也揭示了一些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在实施思政教育融入时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的现象,部分学校仅停留在表面性的思政教育,没有真正做到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一些学生对实习实训中的思政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2]。再者,部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也给思政教育的融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定性分析和实地考察的数据显示,高职教育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实习实训阶段是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的,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校和教师进一步加强对这一教育模式的认识和实施。
1.2 实施思政教育融入的具体方式与步骤
高职教育中实习实训阶段思政教育的融入,需要有系统而具体的操作步骤。针对不同专业的实习实训内容,确定思政教育融入的关键节点和重点内容。要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思政教育的具体方式和时间安排,确保思政教育与实习实训内容的有机结合。第三,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知识的互通和融合。要积极培训指导教师,提升其思政教育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3]。
另外,为了有效促进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思政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具体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实习实训任务中的专门环节或项目,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问题。可以开展专题讨论、座谈会或主题讲座,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实习实训相关的思政教育课题。鼓励学生撰写实习实训报告或心得体会,反思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结合实践经验,逐步总结出适合高职教育实习实训阶段的思政教育融入方式和模式。这些具体方式和步骤需要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以探索出最适合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思政教育实践路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
2 效果评估与面临的挑战
2.1 教育效果的展示理论与技能的联合培养
在高职院校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实习实训阶段,对于展示理论与技能的联合培养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实习实训的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再者,实习实践中所涉及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起到了熏陶和提升的作用。通过实践的过程,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在教育效果的展示与技能的联合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容易出现理论脱节实践、应试心态浓重的情况,导致他们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学生缺乏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培养,容易出现不负责任、不尊重职业规范的现象。再者,实习实训中的师资力量和指导资源也存在不足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一些学生对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对实践经验的积极总结和反思,使得他们在实践中的成长和提升有所滞缓。
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和促进理论与技能的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的实习指导体系,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极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人生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责任意识,从而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效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 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在实施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该模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思政教育需要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精准引导和辅导,缺乏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效果。资源配置不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一些高职院校在实施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实习实训时,资源投入不均,一些学校可能因为条件限制而无法提供充足的支持,导致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思考。针对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可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开展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加强其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针对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学校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高校间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缩小高校间的差距。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可以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中思政教育元素的引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3 结语
本研究围绕高职教育中思政教育与实习实训的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定性分析和实地考察揭示其实施成效与存在的挑战。研究表明,该模式有效加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结合,并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尽管在师资、资源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参考文献
[1] 符想范方健 . 思政教育在高职 BIM 技术应用实训教学中的融入 [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20(02):41-43.
[2] 周飞鸣. 浅谈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探索[J].读天下:综合 ,2020,0(07):0007-0008.
[3] 胥李文 . 机械实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探索 [J].新课程 ,2023,(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