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践行“双减”政策,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者

陈利明

株洲市攸县中街小学

一、引言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作业设计的优化至关重要。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往往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综合能力 。因此,如何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又能实现“减负增效”的数学作业,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依标设计”原则

作业设计要严格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业内容应准确指向数学本质的理解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合理应用,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十大核心素养,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同时,要设计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以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可设计作业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深刻理解公式的由来和本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一致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与学习目标紧密匹配,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将“评价”巧妙嵌入作业布置之中,通过作业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又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有力依据。比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后,设计的作业应围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算理等学习目标展开,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判断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进而对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三)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原则

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量,确保符合各年级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例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可安排一些小制作、小调查、小阅读等实践类作业;其他年级在书面作业的基础上,适当布置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实践性作业。通过实践作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测量家中长方体形状物体的长、宽、高,并计算其表面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

作业内容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例如,设计分层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同时,可设计趣味性作业,如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编写等,增加作业的吸引力。

四、“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前置性作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和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教师可设计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应与新课教学紧密相连,教师通过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巧妙引入新知教学。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分数,并记录下来。课堂上,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分数,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分数的概念和意义,这样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设计检测性作业

检测性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知识技能、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在设计检测性作业时,要充分思考作业与目标的匹配问题,确保作业能够准确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设计检测性作业,包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判断不同底和高对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等题目,通过这些作业,检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新颖有趣的数学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多样化的趣味性作业。比如,学习“数字编码”后,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独特的学号编码,并说明编码的规则和含义;学习“因数和倍数”后,开展“数字寻宝”游戏作业,将数字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学生通过解决与因数和倍数相关的问题,找到对应的数字,这种作业形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

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教师可设计实践性作业。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后,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并制作成统计图表;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绘制自己房间的平面图,注明比例尺和实际尺寸。通过这些实践性作业,搭建起“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调查性作业

调查性作业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针对一些涉及数学知识的实际问题展开。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现状,并对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良好素质。比如,高年级学生学习“百分数”后,让他们调查市场上不同品牌商品的折扣情况,计算实际价格,并分析哪个品牌的性价比更高,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提升综合素养。

五、结语

“双减”政策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和方向。通过优化作业设计,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采用多样化的设计策略,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作业设计方法,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作业设计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共同推动“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