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跨单元主题教学实践
王梦严
太和县民族中学 236600
一、引言
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的重要理念,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单篇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需求。跨单元主题教学基于学习任务群展开,打破单元界限,围绕统一主题组织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语文能力。
二、实施策略
(一)确定主题,整合文本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跨单元主题。以《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岳阳楼记》为例,可将主题确定为“自然与生活的交融”。《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自然之美对生活的装点;《济南的冬天》刻画济南冬天温晴的独特景致,体现自然特色与城市生活的关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的快乐时光,那是自然给予童年生活的馈赠;《岳阳楼记》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引发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教师基于单元间的主题关联,将不同单元的课文进行系统性整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深入感知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采用多媒体融合的方式,运用高清图片、动态视频与课文音频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展示每篇课文的精彩片段。比如在展示《春》时,播放嫩芽破土、百花绽放的实景视频,同步播放名家朗读音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朱自清笔下自然春景与人文生活的和谐交融;讲解《济南的冬天》时,呈现济南老城的冬日风貌照片,配合老舍细腻的文字片段,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自然元素与生活场景如何在作者笔下完美交织。这种沉浸式的感受,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主题探究的浓厚兴趣,也为后续开展深度阅读、小组研讨、主题写作等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设计任务,构建学习情境
围绕“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主题,设计具有驱动性和层次性的学习任务。以《春》为例,可设计任务“绘制春景图,并为图中各元素撰写解说词,展现春天对生活的影响”。学生需深入研读文本,提取描写春天景物的语句,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分析这些景物如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活力与希望,从而完成解说词。
对于《济南的冬天》,结合原文内容重新设计阶梯式任务群以深化学习体验。基础任务为“绘制济南冬景手账”,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文中山、水、雪等景物的细节描写,像“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标注老舍运用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将整个济南的冬日景致比作空灵的蓝水晶等。进阶任务为“分析济南冬日自然景观与居民生活的关联”,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等语句,深入探讨温晴气候下,济南人因被小山环绕、有温暖阳光等自然环境而生的安然、满足心境,以及这种心境如何体现在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中。高阶任务为“创作济南冬日生活片段”,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空灵的蓝水晶”“带水纹的花衣”等诗意语言,结合对济南冬日生活的理解,创作一段展现济南人在冬日里悠然生活状态的片段,如人们在暖阳下眺望小山、孩童在薄雪覆盖的山坡上嬉戏等场景。
(三)推进实施,引导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为例,布置任务“对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探讨自然环境对童年成长的作用”。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梳理百草园中自然活动对作者童年的影响,如雪地捕鸟锻炼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有的分析三味书屋中相对枯燥的学习环境与百草园自然环境的差异。成员们交流讨论,分享观点,最终形成小组结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及时提醒;当学生遇到理解困难时,提供相关资料或引导思考方向。例如,学生对文中私塾教育与自然教育的对比理解不深入,教师可补充当时社会教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自然对童年成长的重要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合作探究能力。
(四)多元评价,反馈学习成果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反馈。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岳阳楼记》学习成果评价为例,若学生完成“写一篇关于自己在面对自然景观时心境变化的短文,模仿《岳阳楼记》从景到情再到理的写作思路”任务。教师评价从写作思路清晰度、语言表达准确性、情感深度等方面进行打分和评语,如“写作思路清晰,能较好模仿课文从景到情的过渡,但在阐述哲理部分深度不够”。
学生自评时,依据评价量表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对课文写作思路的把握、语言运用的优点与不足。互评环节,学生互相阅读短文,从内容丰富度、情感共鸣等角度提出建议,如“你对自然景观描写很生动,若能再增加一些个人心境变化的细节,会更有感染力”。通过多元评价,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不断改进提升。
三、结语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跨单元主题教学实践,通过确定主题、设计任务、推进实施及多元评价等环节,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然与生活交融的主题探究中,不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培养思维能力与审美情趣。在未来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优化,充分发挥其优势,助力学生语文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 初中语文跨单元主题教学实践探索 [J]. 语文教学通讯,2024(5):35-39.
[2] 王丽丽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0):59-62.
[3] 张悦 . 初中语文教材文本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