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职工培训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的融合路径探索
向鹏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 841000
引言
乌鲁木齐,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其民众身上踏实、务实的品质,在各行各业熠熠生辉。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对职工能力要求日益严苛。但当前铁路职工培训教育中,实践教学常沦为理论知识的 “附属品”,考核也多以走过场的形式存在,导致职工难以将所学转化为工作能力。借鉴乌鲁木齐人追求实效的精神,探索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的融合路径,是提升铁路职工培训质量、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对增强铁路行业竞争力意义深远。
一、铁路职工培训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1.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不畅
目前,铁路职工培训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理论课程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内容抽象且更新滞后,与实际工作场景脱节;实践教学则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演示,未能充分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和应用。以乌鲁木齐铁路为例,在新设备操作培训中,理论课程仅讲解设备原理,实践环节却直接让职工上手操作,职工因未理解理论知识,操作时难以灵活应对突发问题。这种脱节导致职工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既影响学习效果,也难以满足岗位实际需求,使得培训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制约了职工专业能力的提升。
1.2 真培真考落实存在形式化倾向
在铁路职工培训教育中,“真培真考” 的理念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存在明显的形式化倾向。培训过程中,部分培训机构为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减少实践操作的时长和难度, 甚至用模拟演练替代真实场景训练;考核环节也存在诸多漏洞,试题内容陈旧,缺乏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 、评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普遍存在。例如在乌鲁木齐铁路职工的安全操作考核中,部分职工仅凭死记硬 就能通过考试,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正确应对安全风险。这种形式化的培训和考核,不仅无法准确评估职工的真实水平,还会助长职工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3 实践教学与考核协同机制缺失
实践教学与考核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是当前铁路职工培训教育的一大短板。实践教学目标与考核标准不一致,导致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 法准确反映教学成效。在乌鲁木齐铁路职工培训中,实践教学重点培养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理论知识的记忆 者的脱节使得培训与考核无法形成合力。此外,考核结果未能及时反馈到实践教学环节,无法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职工也难以根据考核结果查漏补缺。这种协同机制的缺失,使得实践教学与考核相互独立,无法发挥协同效应,阻碍了职工技能的全面提升和培训教育质量的优化。
二、铁路职工培训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融合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职工岗位实践能力
在铁路职工培训中,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的融合能够显著提升职工的岗位实践能力。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任务,职工能够在培训过程中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增强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例如,乌鲁木齐铁路局通过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职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标准化作业和应急处置演练。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操作技能,还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2.2 强化培训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的结合能够有效强化铁路职工培训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理论培训往往难以满足铁路职工的实际工作需求,而实践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职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技能。同时,真培真考机制确保了培训效果的可衡量性和可追溯性。例如,乌鲁木齐铁路局通过“学、培、考、用”一体化培训体系,实现了培训过程的全程信息化管理,确保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培训质量,还为铁路职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3 推动铁路人才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的融合是推动铁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铁路部门能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例如,乌鲁木齐铁路局通过“两化融合、三级对接、三证融通”的育训结合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培训与考核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能,还促进了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铁路职工培训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的融合路径
3.1 构建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
构建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融合的基础。铁路部门应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设计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应急处置等多环节的课程体系。例如,乌鲁木齐铁路局通过“平台共享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能力提升课程”的模式,将高铁岗位安全技术规章、作业标准和应急处理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这种一体化课程体系不仅提高了培训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还为职工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3.2 创新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创新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是确保真培真考效果的关键。铁路部门应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操考核、模拟演练、在线测评等,全面评估职工的学习成果。例如,乌鲁木齐铁路局通过智能化考评系统,精准采集职工操作记录、图像、视频等数据,实现无感化、智能化考核。这种多元化考核模式不仅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还为职工提供了更公平的发展机会。
3.3 完善配套保障与监督机制
完善的配套保障与监督机制是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融合的重要保障。铁路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培训过程的规范管理。例如,乌鲁木齐铁路局通过建立校企互兼互聘教学科研团队,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同时,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提升。这种配套保障与监督机制不仅提高了培训质量,还为铁路职工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结论
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的融合,是铁路职工培训教育适应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乌鲁木齐人踏实务实的民风,通过构建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创新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完善配套保障与监督机制,能够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有效提升职工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培训教育的实效性,还能推动铁路人才队伍建设,为铁路行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铁路职工培训教育应持续深化融合实践教学与真培真考,不断优化培训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铁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奎.强化岗前资格性培训提升铁路职工队伍职业技能素质[J].中国培训,2023,(03):94-96.
[2]黄天然.提升铁路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考[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2,12(01):49-52.
[3]向启文.加强新时代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4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