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赋能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作者

李鑫

商丘技师学院 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

一、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培养的任务,还需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人文素养基础。然而,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仍受传统模式束缚: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结合不紧密,导致学习动机不足;教学方法以 “教师讲授 + 学生被动接受” 为主,缺乏互动与个性化指导;评价方式侧重终结性考核,忽视过程性成长。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路径。生成式 AI 的文本生成与分析能力、数智化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动态调整功能,能够重构教学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评价模式。本文基于多份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施策略,探索技术赋能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向,推动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度契合。

二、人工智能赋能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一)写作训练中AI 驱动的个性化与迭代式提

1.个性化任务设计与素材推送

生成式 AI 可基于学生专业与兴趣,定制多样化写作任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AI 能生成贴合职业场景的题目,如面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设计 “酒店服务投诉处理函写作”,面向计算机专业学生设计 “软件使用说明书撰写”。同时,AI 通过分析学生过往写作数据,推送适配的素材与技巧,例如为擅长抒情但逻辑薄弱的学生推荐 “议论文分论点构建方法”,为词汇单一的学生推送行业高频词汇库,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

2.即时反馈与多轮修订机制

传统写作批改需教师耗费大量时间,且反馈滞后。AI 可实现 “写作 - 反馈 - 修订” 的实时闭环:学生输入文本后,AI 立即检测语言错误(如标点误用、句式杂糅)并给出修改建议;对文章结构与立意,AI 能提出优化方案,如 “调整段落顺序以增强逻辑”“补充案例以强化论证”。学生可根据反馈进行多轮修改,直至达到目标效果。某中职学校实践显示,采用 AI 写作辅助后,学生作文修改次数平均增加 ,写作满意度提升 40%,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修订能力与成就感。

3.协同写作社区与多元评价

AI 支持构建线上写作社区,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可在社区上传作品,接受同伴点评与 AI 评审,优秀作品会被标注并推送为范文;教师可借助社区数据分析,开展针对性辅导,如组织 “应用文写作工作坊” 解决共性问题。此外,AI 能模拟不同读者视角(如企业 HR、客户)给出评价,帮助学生从职业需求角度优化写作,提升文本的实用性与专业性。

(二)跨学科阅读中AI 支撑的知识融合与思维拓展

1.主题式资源整合与跨学科联结

AI 可围绕阅读主题整合多学科资源,打破学科界限。以 “花文化” 主题阅读为例,AI 为学生推送文学作品(如李清照的咏花词)、历史资料(如古代插花礼仪)、生物知识(如花卉生长特性)、艺术素材(如西方花艺设计),并构建知识关联图谱,帮助学生理解 “花” 在不同学科中的内涵。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AI 生成三国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解析、词牌格律知识等资源,让学生从文学、历史、地理多维度解读作品,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2.沉浸式情境创设与互动体验

利用 VR 与 AI 结合技术,可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在“古代文学” 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 VR 设备 “置身” 于盛唐长安街,感受唐诗中的社会风貌;AI 模拟诗人对话,学生可 “与李白探讨诗歌创作”“与苏轼交流人生感悟”,在互动中深化对文本情感与思想的理解。某中职学校实践表明,沉浸式阅读使学生课堂专注度提升 50% ,对文本的记忆留存率提高 35%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个性化阅读路径与能力诊断

AI 根据学生阅读水平与兴趣,定制个性化阅读路径。对于阅读速度慢的学生,AI 推荐短篇文本并配备词汇注释;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推送深度解读文章与拓展阅读材料。同时,AI 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轨迹(如重点段落停留时间、批注内容),诊断阅读能力短板,如 “信息提取不完整”“深层含义理解不足”,并推送专项训练,如 “非连续性文本图表解读技巧”,帮助学生系统提升阅读素养。

(三)项目化学习中数智化赋能的动态管控与协同成长数据化采集与学习过程监控

数智化平台可实时采集项目化学习中的多维度数据,包括学生登录频率、任务完成进度、小组互动次数、资源使用情况等。例如,在 “校园文化宣传方案设计” 项目中,平台记录学生是否完成 “采访提纲撰写”“宣传文稿创作”“PPT 制作” 等子任务,标记未按时完成的环节并提醒教师干预。教师通过数据可视化报表,清晰掌握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与进展,避免 “搭便车” 现象,确保学习过程透明可控。

2.智能分析与动态调整策略

AI 对采集的项目数据进行分析,生成个性化调整方案。若数据显示某小组在 “方案创意” 环节存在困难,AI 推送优秀案例与创意方法(如头脑风暴模板);若学生个体在 “口语汇报” 环节表现不佳,AI 推荐演讲技巧视频与模拟训练题。某中职学校实施数智化项目管控后,项目完成率从 65% 提升至 9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评分提高 28%,体现了动态调整对教学效果的优化作用。

3.多元评价与素养全面考核

数智化平台构建 “AI + 教师 + 学生” 的多元评价体系:AI 负责基础性评价(如方案格式规范度、文本语言错误);教师聚焦高阶能力评价(如创意性、可行性、团队领导力);学生通过同伴互评,提升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评价结果以雷达图形式呈现,清晰展示学生在 “语言运用”“创新思维”“协作能力” 等维度的表现,为后续教学与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五、结论与展望

人工智能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在写作训练、跨学科阅读、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痛点,实现了教学模式从 “统一化” 到 “个性化”、评价体系从 “终结性” 到 “过程性”、学习方式从 “被动化” 到 “主动化” 的转变。实践表明,人工智能赋能下,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显著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与专业能力得到优化,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中职语文教学还需进一步探索:一是深化 AI 与教学的融合,如利用生成式 AI 开发 “个性化学习伴侣”,为学生提供实时学习支持;二是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如将 AI 引入口语交际、传统文化教学等领域;三是强化伦理规范,保障学生数据安全与隐私,避免技术滥用。相信通过持续创新与完善,人工智能将更好地服务于中职语文教学,助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 AI 辅助批改系统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5,3 (09):50-52.

[2] 冯思远。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境式写作教学的探究 [J]. 中学课程辅导,2025,5 (11):102-104.

[3] 刘兆永,胡方畅。从传统到智能:AIGC 如何重塑高中语文思辨写作课堂 [J]. 中学语文,2025 (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