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化传承德育养成

作者

张淑君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引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此政策为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班主任需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并注重其品德,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因此,小学班主任探索在工作中开展德育的实施策略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一、营造榜样氛围,引领价值认同

榜样能够示范行为也能引领思想,学生借助榜样的力量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班主任应当利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让其能够在主动模仿中慢慢将价值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借助主题班会、设立榜样墙等活动营造出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将榜样的力量融入日常教育中,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榜样的熏陶。此外,班主任还应当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榜样,既要有学业上的佼佼者也要有品德上的楷模。

在小学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可组织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先在班会开场运用投影展示雷锋、居里夫人等历史人物的生平图片或关键事迹,结合视频片段呈现人物在困难情境下的具体行为举止,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榜样精神的力量。讲述过程中,班主任需结合提问互动,鼓励学生分析人物在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的行为方式,启发其思考自身行为。分享环节,班主任可以提前沟通班级中学业成绩突出且在日常行为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让其利用PPT 展示或者同学互助行为的具体做法,讲述在执行某次小组合作任务时如何协调分工或解决冲突的真实经历。班主任需要针对每位学生的分享指出合作沟通方法具体可学习之处,随后提出情境问题让其他学生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最后班主任放置班级留言板,要求学生将自身感悟或改进计划写入留言卡,每天抽查并选取部分内容在班会中分享讨论,让榜样精神能够渗透到班级日常生活中。

二、融入经典阅读,涵养文化品格

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公德或个人品德,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融入经典阅读直观展示道德理念,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稳固文化品格。班主任需要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合理安排经典阅读时间,将文学名著、历史典籍等纳入学习计划,并借助多样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阅读内容的深度及广度,保障文本思想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使经典阅读真正成为培养文化品格的重要工具。

班主任可将经典阅读融入日常教学活动,设计“中华经典品格培养周”,在每节语文课上安排十分钟的经典阅读时间,选取《三字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本,并为每名学生发放带有注释的阅读材料,让其能够在安静的阅读环境中体会文字蕴含的道德理念。课堂上,班主任先讲解章节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内涵,然后组织分组朗读,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点句子安排反复朗读,随后观察学生阅读节奏,在记录理解偏差的同时提醒其在阅读笔记中写下心得体会。阅读讨论时,班主任可 安排每组学生轮流分享理解仁义礼智信品格的程度,提出“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如何 应用所学道 帮助其深入体会文化品格。课堂展示环节中,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借助演绎小型故事 的方式展 人物的行为,期间给予指导强调语言表达准确性。整个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持续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及理解深度,适时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经典文化在小学班级中的教育成效。

三、推行民主班务,激活主体意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细致规划各类规则或日常安排,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将民主参与融入班级运行的各个方面,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表达想法。在制定班规时充分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并在组建班委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委会成员。教师应始终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在德育方面,班主任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将管理过程与道德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为其今后适应社会、形成自我约束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可以推行民主班务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先在每周班会中设立“班级事务讨论日”,安排班级干部或普通学生轮流汇报班级各项事务的进展并提出建议。随后,指导学生讨论如何完善班级规章制度,鼓励其表达不同观点并以投票或协商方式形成决策。在检查作业、安排值日或筹备活动中,班主任可将部分决策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分配任务,进而观察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可在课堂上安排讨论环节,让学生针对班级纪律或班级环境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记录学生意见并反馈给班级委员会,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在班务日志里记录的学生提议的落实情况,能让其看到自己的意见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实际作用,从而增强自身的参与感。在节日活动或班级主题项目中,班主任需安排学生自行策划活动流程,让其在实践中分工协作或解决突发问题,从而全面实施民主班务。

结束语: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责任,借助班级活动、阅读任务等方式能够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塑造其价值观。德育实践能够提升学生道德判断力及社会责任感,也为班主任提供了优化班级管理的空间。未来,班主任可以在德育工作中进一步结合信息化手段或多元文化资源丰富教育载体,拓展学生实践体验方式,为全面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学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简瑞文.小学班主任德育评价素养的现状剖 提升路径[J].华夏教师,2025,(21):38-40.

[2]靳绍雷.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 路径[J].亚太教育,2025,(10):54-56.

[3]刘晓峰.爱滋养,心维护:小学 德育工作[J].亚太教育,2025,(09):55-58.

[4]金圣贤.深挖语文资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新探[J].华夏教师,2025,(S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