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技术在初中物理与信息科技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孙寅峰
江西省安远县东江实验学校 34210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战略,强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本文立足初中物理与信息科技的教学实际,探索 VR 技术融合应用的可行路径,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学策略与设计框架。
一、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初中物理教学的功能优势
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多通过讲授和简易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如力与运动、电磁感应、光的传播等,但由于设备、场地及安全等因素限制,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易于停留在表层。VR技术通过构建高度还原的虚拟实验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操控物理现象,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看不到”、“做不了”、“想不清”的限制。例如,在“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中,利用 VR 系统构建虚拟光学实验室,学生可自由调整入射角度、改变介质密度,观察光线路径变化并测量角度数据,显著提升了对概念的理解深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又如,在“电路连接与故障排查”中,VR模拟能让学生在无风险环境中反复实践,提高操作熟练度和故障识别能力。总之,VR 技术通过三维动态可视化手段,使物理知识由抽象变为具象,由静态变为动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感知体验与知识建构能力。
二、VR 技术在信息科技教学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实现路径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传统教学受限于教材内容和硬件条件,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往往流于“学会工具”的层面,缺乏实际应用和技术创新的体验。VR 技术的引入,使信息科技课程能够从“教学内容”向“应用场景”延伸,从而提升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运用与反思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 VR 开发为核心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虚拟现实平台搭建、交互脚本编写、三维建模设计等技术实践。例如,在学习“图形化编程”内容时,可让学生基于 VR 平台使用Scratch 或Unity 工具,设计一个模拟的物理实验场景,如“重力小车下坡运动”,不仅实现对程序结构与逻辑的理解,还加深了对物理运动规律的把握;在学习“数据处理与展示”时,学生可借助 VR 环境生成的交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处理,实现“数据—模型—结果”的闭环探究,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科技素养。通过项目导向、真实情境、技术支撑的方式,信息科技课程在 VR 支持下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能力生成”的转变。
三、VR 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实现物理与信息科技协同育人的融合模式
跨学科教学强调知识间的整合、能力间的贯通,是新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方向。VR 技术作为技术工具和教学媒介的双重角色,在推动初中物理与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其核心在于设计以物理问题为起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探究为中心的综合学习任务,使两学科内容在真实情境中自然融合、相互促进。例如以“月球探测器着陆”为教学主题,学生需利用物理知识设计减速与缓冲结构,再结合信息科技课程学习控制系统与仿真建模技术,在 VR 环境中进行着陆测试与优化,实现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技术建构到成果展示的完整学习闭环。在此过程中,物理课程提供理论支撑,信息科技课程提供工具平台,VR 技术提供虚拟操作与实验验证环境,三者协同完成对学生“科学探究、工程设计、技术实现”的全方位培养。教师需打破学科界限,组建协作教学团队,围绕共同的项目主题进行课程统整与教学共研,推动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的系统变革。
四、实施路径与教学策略的设计与优化
为实现 VR 技术在初中物理与信息科技教学中的高效融合,应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路径和策略体系。首先是“目标统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两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能力目标与学习成果,如实验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程序逻辑能力等。其次是“内容统整”,以主题为主线整合知识点,构建跨学科模块,例如“运动与编程控制”、“能量转化与算法建模”等。再次是“过程设计”,应采用“提出问题—虚拟实验—技术建构—反思优化—成果展示”的教学流程,确保学生在 VR 环境中完成完整的认知与实践循环。在教学组织上,可采用“翻转课堂 + 合作探究”模式,通过在线 VR 资源预习与课堂任务探究结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和协作交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结合,引入电子学习档案袋等工具实现学生成长性跟踪。最后,重视“教师培训与资源建设”,加强教师在 VR 技术应用、跨学科设计与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专业发展,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五、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正在为基础教育带来深刻变革。将 VR 技术与初中物理和信息科技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拓宽了教学手段和学习路径,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技术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构建以问题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路径,VR 技术为跨学科教学注入了强大动能。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教学实践的深入,VR 将成为推动课堂变革、实现素养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工具。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需协同推进技术平台建设、教学资源优化与评价体系创新,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科融合深度与课堂效率提升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为新时代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强 .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融合应用探索 [J]. 成才 ,2024,(S1):66-68.
[2] 林小红 .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J]. 初中生辅导 ,2024,(36):67-69.
[3] 钱永兴 . 结合学情创设情境——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35):96-98.